人力資源
近日,胡家河礦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在區隊聯建樓一樓正式投用。該基地憑借“距離近、設施全”的雙重核心優勢,為員工技能提升打造了“沉浸式”實操培訓新陣地,更成為驅動礦井人才培育與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的“雙助力”引擎。

實訓基地緊鄰各區隊學習室,員工從學習室出發,僅需幾步路便能走進實訓場地。這份“抬腳就到”的便捷,大幅降低了員工參與培訓的時間成本與空間門檻,以往“湊時間參訓”的難題迎刃而解,如今“利用碎片時間自主參訓”“工余隨時開展技能充電”成為日常,從物理距離上為員工主動學技“拆去藩籬”,真正實現“理論學習+實操訓練”的無縫銜接。

步入實訓基地,各類培訓設施的“硬核”實力撲面而來:常用電氣開關、保護系統、各類傳感器、支護鉆具、液壓元器件等設備一應俱全,小至毫米級的精密傳感部件,大到整套井下電氣控制裝置,覆蓋了井下所有常見技術設備;基地還同步配備高清投影儀,可按需播放井下設備拆裝演示視頻、傳感器故障排查流程動畫、支護鉆具維護規范課件等可視化內容。實操前,員工能通過投影直觀掌握操作要點與安全禁忌,避免“盲目動手”;實操中,講師可借助投影即時標注操作誤區、拆解復雜原理,破解“面對面講不清”的難題;實操后,還能通過回放訓練視頻復盤細節、總結經驗,讓“看、學、練、評”形成完整閉環,進一步打通從理論知識向實操能力轉化的堵點。
從幫助新員工掌握基礎設備操作的“入門課”,到助力技術骨干攻克復雜故障排查、設備優化的“進階練”,實訓基地為不同層級員工量身搭建了階梯式技能成長通道,不僅是員工錘煉本領的“練兵場”,更依托便利的場地、完備的設施,持續點燃員工主動鉆研技術、比拼技能的熱情。未來,該礦將用好此培訓基地,培育出更多“懂技術、能實操、善攻堅”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為礦井高質量發展筑牢人才根基。(陳亞鵬)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