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四個示范” 譜寫發展新篇——貫徹落實張文琪董事長調研講話精神專欄
今年以來,大佛寺礦深入實施科技興企、人才強企戰略,不斷在技術、管理、人才等領域探索與突破,深度激活創新“引擎”,全力破解發展瓶頸,塑造礦井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強化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而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該礦深入實施“科技興企”戰略,積極引進智能巡檢機器人、自動風門等先進技術設備,全面開展系統集成提升工程,實現了系統全接入及平臺調度、運維、決策分析等模塊與實際業務的深度融合。完成了安全高效開采地質保障系統建設,實現了地質及治災工程數據的存儲、分析、推演及可視化管理。建成投用了視頻巡查監控中心和“千眼”視頻監控系統,實現礦井重要場所全過程視頻監控。同時,持續加大科研投入,積極與高校、科研機構緊密合作,共同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小煤柱巷道錨網支護體系承載規律分析》“揭榜掛帥”項目圓滿結題,“特厚煤層順層長鉆孔水力壓裂抽采技術及實踐”項目榮獲中國職工技術協會煤炭專業委員會一等獎。

深化管理創新,促進提質增效。該礦緊緊圍繞“經營管理提升年”主脈絡,不斷完善安全管理體系,扎實推進NOSA安健環和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凝練形成“12366”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著力構建“科學規范、精準精益、高效協同”的管理模式。深入貫徹落實“四種經營理念”,縱深推進“雙十行動”“設計+管理”等項目實施,深化定編定員管理,優化隊伍結構、勞動組織,做到人崗適配、高效作業,提高人力資源管理質量。構建“學歷、技術、技能、特種作業”素質提升指標評價考核體系,樹立“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鮮明用人導向,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全員、回采、掘進、洗選工效同比大幅提升。同時,堅持以信息化提升管理、以智能化增強效能,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安全生產深度融合,達到了減人提質增效目標。
優化人才培養,激活創新源泉。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人才則是創新的源泉。該礦充分發揮“黨管培訓”體制優勢,推動兼職教師人才庫、技術技能人才庫、安全技能實訓基地建設,發揮勞模創新創效和傳幫帶作用,全力培養管理經驗豐富的骨干人才和技術精湛的行家里手,為礦井安全高效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積極搭建科研技術平臺,建立科研項目“揭榜掛帥”和“大團隊協作”機制,加快“煤矸石充填”“放頂煤煤巖識別”等關鍵技術攻關,全面破解“卡脖子”難題。完善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鼓勵全員勇于創新、盡展其長。今年以來,累計征集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崗位創新及合理化建議51項,收集職工“三小一練”素質提升成果280個,評選優秀項目、創新成果及“三絕”項目77項,累計發放獎勵金額17萬余元,形成了人人參與創新的良好局面。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大佛寺礦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走創新發展之路,不斷加大創新投入,持續提升創新能力,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堅定的信心,奮力開創礦井高質量發展新局面。(馮春朋)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