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四個示范” 譜寫發展新篇——貫徹落實張文琪董事長調研講話精神專欄
近年來,胡家河礦守牢安全運輸“生命線”,以完善制度、強化管理、規范行為、科技賦能為抓手,緊盯關鍵環節,全面優化輔助運輸系統,暢通運輸“經脈”,打造出一條安全有序的高質量輔助運輸線。

完善制度 責任壓實到位
該礦從整章建制入手,編制下發了《輔助運輸管理辦法》《防爆柴油機無軌膠輪車操作規程》《防爆電氣設備完好檢查標準》等多項規章制度,從安全管理、操作要求、運輸標準等多方面作出具體要求,確保工作有章可依、有徑可循,輔助運輸管理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加大安全行車管理力度,嚴格執行車輛的月檢、周檢、日檢,加大膠輪車維護保養力度,嚴格落實檢修人員安全責任制,嚴把車輛入井關。通過建章立制,規范行為,進一步增強駕駛員安全意識,提高制度落實的執行力,有效杜絕運輸過程中的不文明行為,確保各項制度落實到位,為輔運管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加強管理 夯實安全基礎
“車輛水位、油位充足,燈光、胎壓、制動系統性能完好……”安全確認完畢后,該礦運輸隊無軌膠輪車司機彌大強駕駛著無軌膠輪車平穩地駛入巷道。
該礦按照“一月一主題、一月一重點、一月一提升”工作部署,開展輔助運輸隱患排查專項整改活動,深挖輔助運輸安全設施、換裝環節盲區死角、補充短板漏洞,消除事故隱患,落實各項管控措施,形成動態管理和靜態管理并舉的管理模式,筑牢安全基礎。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的運輸管理制度,緊盯運輸作業流程中的關鍵部位和薄弱環節,不斷夯實管理基礎,完善車輛檢查、隱患排查、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等重點工作要求,形成系統化的輔助運輸管理制度體系。建立可靠的保護裝置和安全設施,完善膠輪車長坡段巷道失速保護設施,配置膠輪車防撞護欄標識等安全設施,確保車輛安全行駛。

聚焦培訓 提升隊伍素質
輔助運輸作為礦井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系統,承擔著人員、材料、設備的運輸任務,由于戰線長、設備多、流動性強,成為安全管理的重點和難點。為此,該礦根據生產實際需要,結合運輸工作特點,針對崗位操作要領、運輸事故案例及運輸管理規定等知識,開展專業化培訓教育,提高職工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技能。規范基礎資料,完善技術資料檔案管理,持續將運輸精細化管理與標準化相結合,切實做到輔助運輸培訓全覆蓋,增強職工安全操作意識和業務技能,嚴防因不規范操作導致的各類事故。
“我們緊密結合崗位標準、行業標準等相關內容,制作成應知應會卡片,下發到職工手中,并定期組織培訓,對學習情況進行抽查,增強全員‘上標準崗、干標準活’的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該礦運輸隊負責人說道。
“數智”引領 提高運輸效率
輔助運輸系統是智慧礦山建設中的重要子系統。該礦聚焦井下輔助運輸系統轉型升級,積極應用“電子地圖”系統,全力保障井下各運輸線路暢通無礙,進一步提高人車、料車運送作業人員、材料的安全系數和工作效率。建成礦用車輛運輸管理系統,以車載智能終端為控制核心,將4G+5G通信、無線WIFI技術與井下信號燈、智能調度、GIS地理信息和人員定位管理系統相融合,并具備井下車輛智能調度、車輛定位與測速、超速提醒、限制區域管理、車輛運行數據管理、信息報表管理、信息發布等功能,實現運行車輛的實時跟蹤、定位、通信,達到車輛遠程可視化管理和高效調度,進一步提高輔助運輸效率,為輔助運輸管理插上“智慧之翼”。(田磊)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