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四個示范” 譜寫發展新篇——貫徹落實張文琪董事長調研講話精神專欄
今年以來,胡家河礦始終秉持“安全是最大政治、最大效益、最大民生”的發展理念,緊扣安全生產“強基固本年”總體要求,以“歸零”思維完善長效監管機制,以“動態”管控創建本質安全環境,多維度精準發力,全面激活安全管理新動能。
文化鑄魂 打造“不想違”的安全共同體
該礦將安全文化建設作為系統工程,構建“認知—認同—踐行”三級遞進模式,以文化引領夯實安全管理內核,將安全培訓升華為責任擔當與文化自覺,推動安全意識向行為習慣轉化。

在日常培訓中,該礦堅持實施分層分類教學模式,針對管理、技術、操作崗不同需求,提供定制化特色課程教學,實現干部職工管理能力、技術素養及標準化作業能力的同步提升。在嚴格執行崗前安全培訓的基礎上,強化轉崗及特殊工種持證培訓,以“安全生產第一課”推動職工實現持證上崗、規范操作,截至目前累計培訓職工超700人次。同時,以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為抓手,將安全教育、應急演練常態化、制度化,全面推行“每日一題、每周一案例、每月一考核”機制,一季度全員機考參考率達98.7%、通過率100%,職工盲戴自救器技能普及率實現全覆蓋,切實以學促行、以考促建,培育出一支素質過硬、技能精湛的本質安全型員工隊伍。
作風建設 構建“不能違”的防控體系
嚴、細、實……這三個字不僅是該礦長期以來倡導的工作作風,更是構建全方位責任體系的核心所在。

進入5月份,一場“衛生革命”成為推動作風建設的有力抓手,不定期突擊檢查、調度會通報亮相……一系列強硬措施讓“一屋不掃”成為懸在人人頭頂的“三尺利劍”,成功將作風建設從“面子”延伸到“里子”,讓“細節決定成敗”的理念深入人心。嚴查早操及上班遲到早退,人力、黨群等部門組成聯合巡查組,隨時抽查人員在崗情況,并在周例會上對遲到、未打卡人員進行通報,倒逼科室人員提高認識、轉變作風。組織開展工資獎金專項檢查,對各區隊工資獎金分配和活動經費使用專項檢查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承諾制度,簽訂全員目標責任書,將抽象的安全生產職責細化為可量化、可追溯的考核指標,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責任閉環。運用井下人員定位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實時追蹤入井人員軌跡與在崗時長,對履職不力、作風不實者嚴肅追責問責,以“嚴、細、實”的工作作風保障安全措施落地見效。
人文筑基 筑牢“不敢違”的多重防線
“安全創造最大效益,事故造成最大損耗”成為安全監管的行動指引,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擰緊現場管控鏈條。

該礦建立“黨支部書記+家屬協管員”聯動機制,將監管與關懷深度融合,通過定期親情幫教、“三違”談心、班前談話、定期家訪等方式,動態掌握職工思想狀況,靶向解決實際困難,實現監管力度與人文溫度的有機統一。“一月一主題”專項整治、“一專業一難點”集中攻堅、“人人考核過關”實操比武等活動持續開展,與反“三違”專項行動緊密結合,大幅提升了風險防控精準度。各基層區隊實施的“班前健康三檢”(血壓、體溫、酒精檢測),如同安全防線的第一道“濾網”,有效排除了因職工身體不適可能引發的安全隱患。在營造“不敢違”的高壓態勢上,該礦全面落實全員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細化“一崗一清單”考核細則,全覆蓋開展崗位標準、風險辨識、有限空間作業、高空作業等知識考核,確保職工熟練掌握應知應會內容,守牢安全紅線、底線。
安全生產是企業的生命線,絕不能有半點將就。站在新的起點,該礦將繼續以慎始如初的態度、如履薄冰的敬畏、精益求精的執著,持續夯實安全基礎管理,提升安全生產標準化水平,奮力向安全生產新高度邁進。(潘森 朱臻)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