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百日安全行動主題征文專欄
今年以來,孟村礦聚焦礦井輔助運輸體系建設,以健全機制、深化管控、規范操作、創新驅動為抓手,瞄準重點領域,著力打造安全高效輔助運輸通道,全力提升輔助運輸效能。

責任為先,把好運輸“方向關”。針對井下輔助運輸戰線長、覆蓋面廣、站點分散等問題,該礦編制下發《輔助運輸管理辦法》《工業廠區人、車分流管理規定》《嚴禁井下運輸大巷行人管理規定》等多項規章制度,進一步細化了人車駕駛、乘坐人數、乘車規范等具體規定,確保人員嚴格按照標準規范乘車;嚴格執行車輛“班清班結”安全責任制,要求駕駛員對車輛進行日常檢查、保養維護,做到用車前安全檢查、定期檢修和運行動態管理,確保安全行駛。

固基強本,守好職工“安全站”。該礦持續深入開展各類安全培訓活動,從駕駛方法、應急處置、維護保養、隱患排查等方面入手,依據《班組安全網絡建設實施辦法》組建安全網絡化小組,以“老帶新、師帶徒”為抓手,相互監督作業區域及崗位風險辨識與管控工作;定期開展網絡小組月度總結會、安全教育分析會,對當月工作安排、上月工作總結、小組成員不安全行為等各項情況進行通報,不斷提升駕駛員隊伍安全意識和業務水平。

強筋健骨,打贏運輸“效率戰”。為提升礦井輔助運輸整體硬實力,該礦先后引進WC12RY型窄體雙向人車、WC3Y(C)型無軌雙向駕駛料車、WJ-15FB型支架搬運拖車等大型運輸車輛,配備車輛定位儀、倒車影像、車載監控等智能化設備,為礦井輔助運輸注入科技動能。同時,創建礦用車輛運輸管理系統,通過對車輛生命周期、物料運輸管理、告警管理、統計分析等十四個模塊的實時監控,實現了物料運輸精準安排,礦井運輸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規行矩步,打造標準“示范點”。該礦狠抓輔助運輸標準化建設,井下出罐口至401、403兩大盤區運輸巷道路面全部鋪設瀝青,對交叉口、斜坡及重要行車區域設置紅綠燈、限速警示牌、剎車試驗區等安全設施,在井下七號交叉點安設4個車輛發放顯示屏,不斷改善職工乘車體驗。同時,在原有人車等候硐室的基礎上全面粉刷墻壁、劃定盤區乘車標線、增設照明設施和安全文化理念標語,為礦井安全生產標準化持續動態達標提供了運輸保障。(王蓮仲 馬鵬)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