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經營理念”大家談專欄
在當前市場環境復雜多變、企業發展面臨新挑戰的關鍵時期,“過緊日子”已從倡導性要求轉變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陜煤集團提出的“四種經營理念”,正是立足長遠、破局突圍的戰略指引,其中“用‘緊日子’過‘好日子’”的理念,猶如一劑良方,為我們優化資源配置、強化成本管控指明了方向,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緊”是手段,“好”是目標,節流是為了更好的開源,降本是為了更優的保障。唯有將精打細算融入全鏈條管理、全流程管控、全員意識培育,才能讓“緊日子”思想轉化為“好日子”動能。下面,我結合工作實際,圍繞“用‘緊日子’過‘好日子’”主題,談幾點思考與舉措。
一、擰緊思想“總閥門”,筑牢勤儉奮斗根基
一是強化形勢教育,凝聚思想共識。通過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主題宣講等多種形式,引導全體指戰員深刻領會集團公司部署要求,清醒認識嚴峻經營形勢與肩負的安全責任,破除“家大業大、浪費點沒啥”的錯誤觀念,樹牢“節約就是增效、降耗就是保安全”的鮮明導向。
二是弘揚優良傳統,激發內生動力。大力宣傳艱苦奮斗、勤儉辦企的光榮傳統,深入挖掘中心內部節約挖潛、修舊利廢的先進典型,營造“人人講節約、處處見行動”的濃厚氛圍,使過“緊日子”從外在要求轉化為全體指戰員的價值認同與行動自覺。
三是黨員率先垂范,引領節約風尚。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黨員干部帶頭執行厲行節約各項規定,在物資管理、能耗控制、經費使用等方面立標桿、作表率,讓黨旗在降本增效第一線高高飄揚。
二、打好管理“鐵算盤”,深挖降本增效潛力
一是精算裝備物資賬,向科學管理要效益。嚴格執行裝備器材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行“梯級維修、循環利用”模式,能用盡用、應修盡修。建立精細化物資消耗臺賬,推行“以舊換新、定額領用”制度,杜絕“跑冒滴漏”。優化應急物資儲備結構,探索“聯儲共備”機制,減少重復儲備與資金占用。
二是細摳日常運行賬,向點滴節約要效益。強化預算剛性約束,嚴控非生產性支出,壓減會議、差旅、公務接待等費用。加強水電暖等能耗管理,推廣使用節能設備,杜絕“長明燈”“長流水”。推行無紙化辦公,減少打印耗材浪費。優化車輛調度管理,降低運行成本。
三是嚴控訓練消耗賬,向科學施訓要效益。科學制定訓練計劃,精準測算訓練耗材需求。推廣模擬仿真訓練、桌面推演等低消耗、高效率的訓練模式。探索建立訓練耗材消耗定額與考核激勵機制,加強訓練器材的維護保養與循環利用,延長使用壽命。
三、點燃創新“強引擎”,開拓提質增效新局
一是技術革新解難題,變被動節流為主動開源。鼓勵指戰員立足崗位開展“三小一練”“五小”創新活動,重點圍繞老舊裝備修復再利用、訓練設施改進、低值易耗品替代等方向攻關,用智慧挖掘降本空間。
二是優化流程提效能,讓有限資源發揮最大價值。梳理分析救援準備、出動、作戰、返回等各環節,查找流程堵點、資源浪費點。運用信息化手段優化指揮調度、信息報送、物資調配等流程,提升響應速度與協同效率,實現資源精準投放。
三是提升技能強內功,以人才優勢對沖成本壓力。加強指戰員業務技能培訓,將技能提升作為降本增效的核心抓手,通過“內培外訓+實戰淬煉+創新賦能”三維發力,打造一支“技術精、能攻堅、善創新”的人才隊伍,實現“人力成本”向“人才資本”的轉化。
四、扎緊制度“鐵籬笆”,構建長效約束機制
一是健全責任體系,層層傳導壓力。將“過緊日子”要求納入中心各部門、各中隊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細化量化降本增效指標,做到責任到崗、任務到人,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二是完善規章制度,強化剛性約束。修訂完善經費管理、物資采購、裝備維護、能耗管理、辦公用品領用等規章制度,堵塞管理漏洞。強化制度執行力,加強監督檢查與內部審計,對鋪張浪費行為“零容忍”。
三是強化結果運用,激發持續動力。將厲行節約、降本增效的實際成效與評先評優、績效分配等掛鉤,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鮮明導向,激發全員參與、持續改進的內生動力。
“緊日子”考驗的是責任擔當,“好日子”彰顯的是發展智慧。從“緊”到“好”的跨越,需要我們以“緊”的清醒守住底線,以“好”的追求勇攀高峰,在資源約束中培育新動能,在精細管理中挖掘新價值,在創新破局中蹚出新路子,讓“緊日子”的硬核堅守,成為“好日子”的最強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