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經營理念”大家談專欄
當前煤炭行業正處于縮量下行的深度調整期,傳統“重產量輕質量、靠規模保收益”的產銷模式已難以為繼。在行業加速洗牌的關鍵階段,唯有打破路徑依賴、主動創新求變,方能立于不敗之地。作為生產副總經理,我認為當下最核心的“變”,在于向內深耕:以全鏈條細節管控為抓手,追求質量過硬、效益最優的雙重目標,切實鍛造產品核心競爭力,如此才能在市場變化的大浪淘沙中站穩腳跟、行穩致遠。
一、重塑核心認知,錨定問題破局
用“營銷”思維抓“生產”的本質,是以市場需求為起點、以客戶價值為導向,并將這一邏輯深度融入生產全流程。核心在于打破慣性思維,構建市場需求、生產適配、市場反饋的閉環體系,推動生產從達標交付轉向主動適配,實現生產與市場的同頻共振。具體而言,不僅要強化市場研判的精準性,將生產計劃與下游客戶生產周期、政策調整動態、市場價格波動等關鍵信息深度融合,靈活調整產品策略,有效發揮產品的最大效益。同時還要健全生產、銷售部門的常態化溝通機制,確保市場變化、客戶反饋等信息第一時間傳導至生產端,聚焦煤炭質量穩定性、產銷匹配精準度、高附加值產品優先級等核心指標,以精細化管理筑牢礦井高質量發展根基。
二、構建市場驅動機制,實現動態精準調控
堅持以市場需求為“指揮棒”,建立靈活高效的生產調控體系,讓生產節奏緊跟市場變化。一是每日調度會期間同步召開產銷協同會,整合礦井前日產銷量、客戶需求變動、市場價格走勢等數據,形成需求與供給的動態平衡模型,推動生產計劃從“月度固定下達”向“每日響應、每周調整”轉變,實現供需精準匹配。二是嚴格落實4207綜放工作面“見矸關窗”、工作面層位調整優化、大塊矸石充填41盤區巷道等舉措,從源頭減少矸石產出,保障塊煤、高爐噴吹煤產量及發熱量符合產品需求,實現提質量、增產量雙重目標,精準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差異化需求。三是打通全鏈條信息共享渠道,依托微信辦公群、釘釘平臺等數字化工具,實現生產進度、庫存狀態、銷售動態等信息實時共享,確保銷售端可隨時追蹤生產進程,生產端能精準把握需求變化,提前調整生產安排。
三、打造客戶適配體系,實現質量精準管控
堅持以客戶需求為“標尺”,建立從生產到交付的全流程質量適配體系,讓煤炭產品質量不僅合格,而且精準適配客戶需求、最大程度獲得客戶滿意。一是聯合銷售、調度等部門梳理客戶應用場景數據庫,針對發電、化工、煉鋼等不同行業客戶制定專屬質量與效益適配表,明確各品類產品的核心管控指標及波動范圍,實現“一客一策、一品一標”。二是緊盯生產全系統的雜質混入風險,不斷健全質量預警機制,通過每班分析化驗掌握煤質變化趨勢,最大限度規避質量風險。三是充分運用選煤廠智能改造成果,針對性強化原煤篩選、洗選加工等工藝流程管控,持續動態調整參數、優化操作標準,實現精準控質、持續提優。
四、聚焦價值優先導向,構建全要素優化路徑
堅持以價值創造為核心,從考核、成本、人才等多維度發力,推動生產從數量優先轉向價值優先。一是將產品合格率、交付率、高價值產品占比等納入績效考核,實現與產量、進尺等指標同等權重,以考核“指揮棒”引導各單位、各崗位聚焦價值創造。二是建立區隊、班組和崗位工三級成本管控體系,將材料消耗與績效工資直接掛鉤,鼓勵全員算賬干活、節約創效;大力推行修舊利廢、回收復用、閑置資產盤活、采購成本優化等舉措,在保障質量的前提下降低生產投入,提升產品價格競爭力。三是定期組織采掘、洗選等專業關鍵崗位人員開展業務培訓,提升現場生產條件研判能力;常態化開展“師帶徒”、技術比武、崗位“雙述”等活動,激發全員學業務、強技能的熱情,打造懂需求、懂生產、懂質量的高素質一線隊伍,為產出高價值產品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以營銷思維抓生產,既要“埋頭挖煤”,又要“抬頭看路”。展望未來,我們將錨定產銷協同、價值升級目標,以同頻共振的合力、精益求精的態度,不斷健全生產管理體系,深挖內在發展潛力,用精細化、高水平的管理,推動礦井加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文家坡礦副總經理 丁言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