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40項安全創新成果全面落地,并深度融入管理提升、工藝優化、設施改進等關鍵板塊……
1月份,小莊礦以創新為筆,在全礦范圍內開展安全創新成果征集,繪就了一份亮眼的“安全成績單”。其中,6項五星級成果大放異彩,17項四星級成果穩步推進,17項三星級成果夯實基礎,為礦井安全生產提供了堅實保障。

破局管理——從“單兵作戰”到“多元共治”,織密安全防護網
該礦大膽突破傳統安全管理模式,開創性構建“企業、家庭、職工”三級聯動體系,推出安全狀況月度測評機制,將職工出勤、違章情況及安全知識掌握程度納入考核,對達標職工家屬給予獎勵,成功激活“三方”協同效應,實現從“單兵作戰”到“多元共治”的轉變。2024年12月,“三違”人數較11月減少74人次;今年1月,較上月再減20人次,安全形勢持續向好,充分彰顯了管理創新的強大效能。
在培訓工作上,該礦創新推行“四員兩長”專項培訓,由各區隊每周三自主開展,主管部門每月組織全覆蓋培訓并動態更新題庫。1月份,井口抽查合格率從10%躍升至90%,手機考試合格率達100%,培訓成效顯著。此外,該礦生產部牽頭編制89項圖文施工標準,為現場作業提供了精準指導,尤其在皮帶保護與綜合測站設置方面取得關鍵突破。
“通過這份‘安全成績單’,上至管理層,下至一線職工,都能迅速了解安全工作成效,為后續工作提供了明確方向。”安全環保辦公會上,該礦安全部經理介紹。

破界工藝——從“經驗驅動”到“數據賦能”,實現安全精準防控
“安全成績單”不僅有管理方面的創新成果,工藝革新方面的成果同樣讓人眼前一亮,更好地護航了礦井安全生產。
該礦以科技為引擎,聚焦工藝革新,為安全生產注入全新活力。在閉墻內氣體檢測上,創新配備手持式抽氣泵,規定排氣5至8分鐘后檢測,將檢測時間從30分鐘縮至15分鐘以內,精準檢測氣體濃度與溫度,為自然發火超前治理提供關鍵數據,助力實現“零發火”。
鉆孔邊打邊抽裝置實施“三級”防護優化,通過骨架風筒包裹、孔口二次包裹及兩趟敞口抽放管路連接,有效杜絕瓦斯突變與超限。開展40307工作面波浪式推采出水規律精準預報,通過構建三維高程模型、繪制開采底板等高線圖,每3至5天編制水情水害分析與推采層位調整方案,大幅降低水上系統影響,保障運輸與排水系統安全穩定。

破壁設施——從“傳統運維”到“科技賦能”,筑牢安全堅固防線
該礦以智能化、機械化為切入點,全面升級設施水平,夯實現場安全防線。推行井下信息化設備編號定制化管理,對人員定位、應急廣播等設備賦予唯一編號,實現物理標識與系統數據實時同步,有力保障信息化系統穩定運行。優化改造40307工作面運順運輸系統,通過加裝緩沖板、改造皮帶機尾壓帶板、調整溜煤槽角度,有效解決了大塊煤、矸石頻繁卡堵問題,降低了對膠帶的沖擊力度,確保了運輸系統安全可靠運行。
T型傳感器吊掛裝置采用滑輪、鋼管組合設計,規范了傳感器吊掛,有效避免人為因素導致的誤報警。自移式皮帶機尾替代普通拉移式機尾,避免鋼絲繩崩裂傷人,加寬行走架降低綜掘機二運掉道風險。應用DOC尾氣治理監測裝置,減少車輛尾氣污染,避免井下檢測裝置報警,進一步提升環保與安全水平。
“安全成績單”曬出責任與擔當,極大地增強了全體職工的安全感和獲得感。各部門、區隊(車間)通過管理破局、工藝破界、設施破壁等一系列創新舉措,主動對照找差距、補短板、揚優勢,及時優化調整安全管理策略,精準施策,促進了礦井整體安全管理效能拔節提升。(陳杰 霍璇)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