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紅外感應風門自動開啟,遠程控制防火門、束管在線監測、智能瓦斯巡檢投入運行……近年來,孟村礦以新質生產力發展為導向,在攻堅克難中穩步前進,在爬坡過坎中積勢蓄能,深入推動“四化”建設走深走實,為礦井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根基。
馭“風”有術,構建礦井通風系統智能化“新藍圖”。
“以往測風周期較長,需要花費2到3天甚至一周的時間,而現在智能測風系統5分鐘就能夠完成之前需要4個人的測風、調風工作,人力成本大大縮減。”談及智能通風系統,該礦通風隊測風員王成高興地說。

隨著該礦井下采掘工作面的增加和生產線的延長,測風點也隨之增加,為實現各巷道風量精細化控制,確保通風系統始終保持最佳運行狀態。該礦依托智能信息采集處理技術和智能控制技術,成功建立集自動風門、自動風窗、自動測風、遠程控制等功能為一體的智能通風系統。在日常工作中,智能通風系統可以根據各采掘工作面等用風地點風量要求,智能分析現有風量是否滿足用風地點所需,并給出風量調節方案,實現礦井通風數據自動監測、巷道自動測風、綜合管控平臺的智能控制。同時,在礦井突發災變時還可自動研判、超前預警,通過應急處置“一鍵控風”“一鍵反風”,實現風流應急聯動控制,大幅提升災變時段礦井應急調控能力,充分發揮礦井通風控制“大腦”作用。
以“智”促治,造就礦井瓦斯智慧管理“硬支撐”。
瓦斯管理作為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針對瓦斯如何治理,孟村礦交出了亮麗答卷。

瓦斯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該礦創新應用智能瓦斯抽采+智慧化分單元評價系統,實現了視頻監控、鉆孔驗收、語音對講、視頻輔助驗鉆及環境監測等功能,并以井下有向聯通拓撲結構和安全分區為依據,分析數據推演軌跡和變化趨勢,進一步提高礦井瓦斯治理精細化、精準化水平。同時,針對人工巡檢工作自動化、信息化程度低及巡檢結果數據可靠性不高等問題,該礦應用激光甲烷氣體遙測儀,僅需“一鍵”便可實現遠距離測量,大幅降低了巡檢工作量,工作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

循“新”而動,破解技術難題轉化發展“新動能”。
該礦堅持“預防為主、精準分析、超前預警、綜合治理”防滅火原則,持續深化“1314”防滅火工作法,通過構建采空區煤自燃“三帶”及危險區域動態可視化系統,實現了工作面回采過程中采空區自燃“三帶”動態變化特征全面掌握,可實時了解危險區域分布演化規律。該系統由采空區煤自燃“三帶”現場圖界面、采空區煤自燃危險區域可視化界面、采空區煤自燃“三帶”可視化界面及系統管理界面構成,結合礦井束管遠程在線檢測系統、光纖測溫系統、密閉墻火情在線監測等,對煤自燃危險進行實時監測與預警,為礦井火災的預防和應急處置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利用束管、光纖檢測數據與人工檢查進行比對,及時采取預防性防滅火措施,做到人機協同、互相校驗,實現采空區防滅火精準治理,為礦井防災治災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殷澤琛)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