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今年以來,大佛寺礦錨定安全生產目標不動搖,立足礦井實際,從隱患治理、設備管護、技術賦能三個維度精準施策,構筑安全管理“銅墻鐵壁”,護航礦井高質量發展。

織密隱患排查網,守牢安全底線。該礦以“網格化”管理為抓手,建立“礦井-科室-區隊-班組-職工”五級安全責任體系,逐級細化崗位職責和考核標準,確保責任鏈條無縫銜接。深入推進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整治,對井下各作業區域進行劃分,明確各部門、區隊責任,形成“區域到人、責任到崗”的閉環管理,確保隱患排查無死角。嚴抓職工不安全行為治理,創新采用“現場管控+智能監控”雙監督模式,強化過程和細節管理,并對違章作業實行“現場糾正+連帶考核”,形成“全員抓安全、人人反違章”的高壓態勢,確保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在現場有效執行。

筑牢設備防護墻,保障安全運行。該礦嚴抓設備安全管理,深入開展電氣設備春安春檢春試暨供電安全專項活動,建立設備“健康檔案”,杜絕設備“帶病”運行。嚴格執行設備包機考核制度,細化獎懲措施,定期對井下各區域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對出現設備漏檢、帶病運轉等情況嚴肅處理,確保隱患動態清零。同時,注重提升現場職工責任意識,規范設備操作流程,杜絕因人為失誤導致的設備損壞,從源頭保障設備安全高效運行。

強化技術支撐力,促進安全生產。該礦秉持科技保安理念,大力實施“科技興企”戰略,積極引進應用智能化裝備和先進技術工藝,推動安全生產、災害治理等工作提質增效。扎實開展“抓質量、提單進、保接續”工作,著力提升“超前臨時支護、支護參數優化、差異化支護、注漿改性”等關鍵技術,實現一次設計、一次施工、永不返修。針對沖擊地壓、瓦斯治理、水害防治等安全重點和難點問題,組建技術攻關小組,建立“現場勘查—數據建模—方案優化”技術預判機制,依托地質保障系統三維地質建模,準確掌握現場第一手資料,分析并制定針對性技術措施,優化施工方案,強化跟蹤指導,推動礦井安全與生產協同高效發展。(馮春朋)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