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建設
“目前該項目已完成上層水平井19段壓裂,壓裂縫展總體超過300m,縫高超過50m;下層水平井已完成13段壓裂,壓裂縫展總體超過240m,縫高超過30m。該工程共計劃壓裂50段,目前已完成32段,剩余18段。”談到礦井正在施工的防沖壓裂新項目,胡家河礦沖擊地壓防治辦公室負責人說。

胡家河礦地質條件復雜,多元災害耦合疊加,特別是沖擊地壓災害尤為嚴重。為有效破解礦井“沖擊地壓”困局,創造安全穩定生產組織條件,該礦于1月28日正式啟動彬長礦區復合巨厚堅硬頂板地面雙水平井立體分段壓裂防治沖擊地壓項目,作為國際首例、國內首創,該項目既是礦井繼地面“L型”水平井分段壓裂防治之后的又一項重要舉措,也是厚硬巖層全方位壓裂的一項關鍵工程、在沖擊地壓防治領域的一次大膽創新。
據了解,該項目采用雙水平井立體分段壓裂的工程形式,其上層采用泵送橋塞射孔聯作工藝,下層采用連續油管噴砂射孔工藝,“雙管齊下”確保上下兩目標巖層均達到壓裂效果。同時,壓裂過程采用井上下聯合監測方式進行實時監測,監測探頭隨壓裂段數同步前移,確保覆蓋壓裂區域,并由施工單位對壓裂裂縫方向和形態等進行監測評價,為壓裂過程中優化調整施工參數提供可靠依據。在項目推進過程中,該礦在全面做好各項數據監測分析、留存和效果驗證的同時,積極推行各級領導“掛帥”制度,統籌協調好地面與井下工作,強化過程管控、優化壓裂工藝,確保該項目取得計劃效果。
近年來,胡家河礦認真貫徹落實彬長集團關于災害防治工作要求和決策部署,深入踐行“134556”沖擊地壓防治理念,堅持沖擊地壓“源頭、超前、立體、協同”治理原則,堅持“可預、可防、可控”理念,在理念創新、技術迭代、裝備升級、工藝優化、勞動組織上求變求新,以井上下立體聯合監測為基礎,綜合利用地面ARP微震監測系統、三分量傳感器及井下ARAMIS微震監測系統,建立了立體式、多維度的包圍式監測架構,形成了以全天時、全覆蓋、全頻段、全要素為特點的沖擊地壓立體監測網絡,實現了由點、局部、單參量監測至區域多場多參量綜合預警轉變,在沖擊地壓防治理論研究、實踐探索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下一步,該礦將以此次防沖壓裂新項目為契機,持續深化探索沖擊地壓防治新方法、新思路、新舉措,力爭在煤礦沖擊地壓技術管理體系上取得新突破、開創新局面,為沖擊地壓災害高效治理、創新治理、精準治理提供新的思路方向。(潘森 史星星)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