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建設
10月13日,胡家河礦403105回順回風道鉆場長距離煤層定向鉆孔單孔進尺達1044米,刷新了彬長礦區復雜地質條件下特厚煤層定向鉆單孔進尺紀錄。

突破“難點”,直面問題擔難不怯
403105工作面布置于4#煤層,煤層厚度14.3米~19.6米,平均厚度17.3米,屬特厚煤層。本次定向鉆孔布置于4#煤層中上部位置,煤層頂板主要由深灰色泥巖與粉砂質泥巖組成,頂板上覆近6米泥巖,同時煤層中上部位置含有一層0.10米~0.45米泥巖組成的夾矸,施工難度較大。同時,隨著開采深度的不斷增加,該礦煤層瓦斯賦存區域不均、透氣性低、地質條件復雜等問題日益凸顯,進一步加重了礦井瓦斯治理工作難度。
針對這一現狀,該礦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積極探尋破解之道。一方面為防止泥巖遇水膨脹后對鉆孔結構產生不利影響,該礦通過探查地層巖性分布、取芯分析、水泥漿固孔、回轉+定向復合鉆進等有效措施,確保在復雜地質條件下特厚煤層鉆進過程中孔壁完好性,為長距離定向鉆孔安全鉆進打下良好基礎;另一方面,為防止鉆孔因受地應力、沖擊地壓等方面因素的影響,造成鉆孔大面積塌孔風險,該礦將封孔工藝優化作為長距離定向鉆進的關鍵,鉆孔開孔后提前使用Φ180mm鐵套管+封孔水泥對開孔破碎段進行注漿護孔,進一步保證了鉆孔結構的穩定性。

暢通“堵點”,認識問題擔險不畏
針對以往定向鉆孔施工過程中隨著孔深增加,導致反扭矩增大、泥漿泵回水慢、測量信號偏差大以及軌跡控制難度大等問題,該礦抽調通風管理部、抽采隊技術骨干組建攻堅小組,通過增大水流量、大水量多頻次沖孔解決反扭矩大及泥漿泵回水慢的問題;通過提高測量探管密封性、增加信號測量頻次等方法進一步減小測量信號誤差。同時,為確保鉆孔軌跡平滑,該礦從設計源頭上充分考量,在保證有效孔深段的前提下,將鉆孔傾角、方位增減幅度盡量做到最優化,在施工過程中通過控制轉速、利用緩傾角、緩方位區域進行軌跡調整,確保實測軌跡符合設計要求。
“本次施工給我們后期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經驗,我們將認真總結經驗,不斷優化工藝流程,不斷創新鉆進方法,推動礦井瓦斯治理再上新臺階。”該礦抽采隊隊長魏華說。
下一步,該礦將秉承“依靠科技、源頭治理、標本兼治”的治災思路不動搖,把災害防治作為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堅持廢舊革新淘汰落后工藝,采取一切辦法牢牢牽住瓦斯治理“牛鼻子”,確保礦井安全生產健康平穩、萬無一失。(張玉明 仙文濤)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