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建設
近日,鐵運分公司裝車站大佛寺緩沖倉內上演了一場向空間、時間挑戰的“鋼鐵搬運”奇跡——重達1.5噸的自動定量裝車緩沖倉閘板支架在僅8小時的有限工期內被安全替換完畢,交出了一份“零誤差、零缺陷”的高質量設備檢修答卷。
據了解,大佛寺自動定量裝車緩沖倉閘板支架承擔著煤炭緩沖與精準輸送的關鍵作用,連接在緩沖倉與定量倉之間,目前已服役9年以上,是裝車系統里煤炭稱重的咽喉部位,稍有故障都可能導致計量不準確。為避免原煤裝運受到影響,分公司召開專題會研究制定施工方案,充分利用礦方檢修時間對其進行更換。

3月1日上午7時,分公司現場施工負責人確認裝車倉設備一切正常,達到施工前工作要求,立即組織維修人員清點工具,準時到達指定地點。7時30分,隨著調度命令的下達,緊張的緩沖倉閘板支架更換工作就此拉開帷幕。
“空間小到連人站直都困難,更別說搬動1.5噸的‘大家伙’。”現場施工負責人趙曉武坦言,“只能依靠人力與智慧‘創造’條件。”9時10分,作業人員首先將緩沖倉閘板支架進行切割,現場電氣焊弧光四射,不時傳來機械敲打聲;與此同時,一旁協作的放煤裝車工在施工負責人的帶領下,采用定制滑輪組和倒鏈進行接力運輸。經過2個半小時的努力,閘板支架成功移出。
11時40分,大家配合維修工開始安裝新閘板,掛倒鏈、找平衡、上螺絲,安裝工作在施工負責人的指揮和帶領下有條不紊進行著。安裝過程中,通過四根倒鏈平行支架姿態,配合工人使用撬棍微調,確保每顆螺栓孔對位誤差在0.5毫米之內。
“最難的不是力氣,是精度!”檢修班組長董光輝舉著對講機指揮,“聽我的口令,左邊再拉高2厘米,右邊同步壓降……”現場響徹的指令聲與金屬碰撞的脆響交織,成為狹小空間內的獨特交響曲。
13時40分,新閘板成功安裝,設備進行試運行。歷時8個小時的密切配合和緊張施工,分公司放煤裝車倉定量緩沖倉閘板支架的更換工作“完美收工”!
此次閘板支架的成功更換,不僅展現了檢修班組精誠協作、不畏艱難的團隊精神,也為今后類似狹小空間內的重型設備更換積累了寶貴經驗,在保障裝車設備系統安全運行的同時,切實為分公司實現一季度“開門紅”提供了有力保障。(雷霆 范國成)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