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建設
截至8月底,不安全行為數量同比下降23%,隱患同比下降41.2%。這一組亮眼數據的背后,是文家坡礦緊壓安全責任、緊盯安全管理、緊抓安全培訓的生動實踐,更是推動安全生產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具體體現。

從“理念強化”到“意識提升”
發展越是到關鍵階段,安全生產越要響鼓重槌。該礦始終秉持“1346”安全管理理念,著力構建安全管控長效機制,依托月度安全辦公會、周安全警示教育會、周三集中學習、班前會等載體,常態化開展安全警示教育,根據不同階段工作重點選取針對性事故案例,以“息息相關”的場景內容讓安全教育“入腦入心”。深入開展安全“大反思、大討論”活動,組織全員從剖析根源、責任擔當6個維度進行深入思考,手寫反思材料1400余份,引導全員時刻保持警鐘長鳴的思想認識。
走進職工餐廳三樓會議室,新一期“業務大講堂”正在進行,大屏上播放著新版《煤礦安全規程》《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等關鍵內容,由不同業務部門分專業進行講授,參訓人員全神貫注、認真記錄。目前該礦已開展“業務大講堂”7期,累計培訓1000余人次。
“采掘專業重大隱患梳理總結為5個方面10項內容……”每日的安全生產調度會議程也進行了“更新”,每次會議開始前,選取一個部門、一個區隊背誦本專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讓干部職工從思想深處牢記標準,時刻緊繃安全弦。

從“素質提升”到“環境創造”
才者,材也,養之貴素,使之貴器。該礦同樣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和技能素質提升,從特種設備操作到水害防治,從引進高精度三維地震勘探技術、智能水文監測系統等先進技術與裝備,到《水庫下侏羅系深埋巨厚煤層采動覆巖破壞規律與安全開采技術》《西部礦區煤礦開采頂板水害防控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成果推廣應用,該礦在職工操作技能和科研項目研究上深耕細作,已有3名干部職工榮獲“煤炭行業技能大師”稱號。
師徒雙方在“師帶徒合同”上鄭重簽下姓名,相互表態發言,這是今年“師帶徒”簽約儀式上的一幕,20名新老職工相互結對,新職工們帶著責任與期許,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將成為不同戰線上的骨干力量。
在職工實操培訓室,風動工具檢修工技能比武正在如火如荼進行著,參賽選手們認真仔細做好準備工作,通過“手指口述”方式,清晰闡述高爆開關檢修過程每一個步驟的要點和注意事項,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融合,在實戰中檢驗專業素養、鍛煉技能水平。今年以來,該礦開展鉆機工、支護工、電工、膠輪車駕駛員、測量工等不同工種技能比武7場次,同時利用全員考試系統、VR實操培訓等平臺,創新開展安檢員專項培訓,讓“專業的人”更專業,以全員素質的穩步提升,換取安全發展的良好環境。

從“紙面規程”到“數字防控”
在該礦調度指揮中心和安全監控室,各個智能監測系統正在穩定運行,巨大的電子屏上顯示著井下視頻監控畫面、液壓支架工況以及各類監測數據,值班人員可隨時觀測井下運行狀況,得益于現場靈敏的傳感器和穩定的網絡系統,構建起至關重要的監測監控系統。在安全監控室里,值班人員正密切關注著各個監控視頻畫面,井下各個區域的現場作業情況“一覽無余”,該礦堅持“無視頻不作業”,利用“千眼”視頻監控系統“緊盯”安全行為管控,采取“現場巡查+視頻監控”的方式,確保職工規范操作。
同時,結合“2+6+19”全域全流程一線防控安全管理法,以第一天第一班安全管理法、健康手環安全監測管理法、取消倒緊班管理法、事故靶向式培訓法、“六類作業”管控法、特殊工程安全技術交底法等十九項管理法為核心,確保現場嚴格落實各項安全技術措施,堅持從源頭防范化解安全風險,持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23%、41.2%,不單是一組數據,文家坡礦將以更嚴的舉措、更實的作風、更嚴謹的態度抓實抓牢安全管理,讓數據的“含金量”不斷提升。(李昱慷)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