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建設
近日,文家坡發電公司圓滿完成廠區至文家坡礦全長約2900米的供暖管道建設,標志著該公司在推動區域能源協同利用、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方面邁出堅實一步。該項目不僅是公司內部產業協同的重要舉措,也為文家坡礦提供了穩定、經濟、環保的供熱保障,實現“發電—供熱—降本”多方共贏。

作為彬長低熱值煤660MW超超臨界CFB示范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家坡發電公司早在機組設計階段就已前瞻性地規劃對外供汽能力。2024年11月27日,該公司一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試運行,正式具備向文家坡礦供熱的基礎條件。本次建設的供熱管道沿電廠棧橋、礦區運煤道路及工業場地敷設,包含Φ325×9蒸汽管道與Φ89×4.5回水管道各一條,跨越道路段依托現有設施,其余沿地敷設,系統設計科學合理,施工路徑優化高效。
面對工期緊、任務重的挑戰,文家坡發電公司科學部署、精準施策,項目自2025年8月25日啟動,預計工期50天具備供暖條件,充分展現了高效的項目執行和資源整合能力。施工過程中,文家坡發電公司嚴把安全質量關,全面落實危險點分析與控制措施,依托百日安全行動常態化開展專項培訓,不斷提升作業人員技能水平與安全意識,確保工程優質高效推進。
該供熱項目的落地,將有力推動文家坡礦實現采暖方式的綠色轉型。此前,該礦因井水利用項目尚未建成,冬季采暖依賴天然氣,年均成本高達1017萬元。改用電廠抽汽供熱后,按照成本價100元/噸(遠低于市場價220元/噸)及5個月采暖期測算,預計年采暖成本降至746萬元,每年可節約271萬元。與此同時,電廠也因此新增年收入746萬元,真正實現了“一方供熱、雙方受益”的內部協同效應。
未來,文家坡發電公司將持續發揮能源供應核心作用,深化區域能源耦合利用,為推動地方綠色發展和公司產業鏈融合升級貢獻更多力量。(劉亞忠)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