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建設
今年以來,胡家河礦把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作為“保安全、促生產、提效率、樹形象”的基礎性工作,以“標準”固根基,以“標準”促安全,緊扣搭建架構、樹立標桿、科技賦能三招協同發力、層層遞進,走出一條兼具實用性與創新性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特色之路。

頂層設計 夯實管理體系根基
該礦以“全域提升、一次做好、動態達標”為目標,將安全生產標準化滲透到每一道生產工序和工作環節,建立由主要負責人牽頭的標準化領導小組,構建全員參與的層級責任體系,制定標準化管理體系推進方案,實行“定期分析+科學研判+動態響應”工作機制,明確規劃項目、具體位置、施工標準、施工負責人、完成時限,實行倒排工期、定期通報、節點考核,齊抓共管促進現場標準落地。完善安全監督檢查、安全投入保障等管理制度,修訂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編制《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圖冊》,將標準意識和精品理念貫穿到安全生產每道工序、每個環節,做到時時、處處動態標準化達標。
“標準化建設的關鍵在于人,只有讓全員準確把握標準化建設的‘方向標’與‘刻度尺’,才能推動全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步驟更規范、條理更清晰、推進更系統、成效更顯著。”該礦生產技術部負責人說道。

樹優立標 雕琢精品示范樣板
工作現場的每一條電纜都吊掛平直,各類物料都有專屬“名片”,標識清晰、碼放整齊……處處都彰顯出高標準、精細化管理的成效。
為讓“標準”執行更精準,該礦牢固樹立“開工高標準、完工即精品”理念,重新厘清“點線結合、區域聯建、整體推進”的精品工程創建思路,分系統、分階段、分步驟制定提升方案,做到班推進、日兌現、周驗收、月評估,有規劃、有安排、有考核,層層分解、壓實目標責任,大力推進“精品工程”創建。以“試點先行、標桿引領”為原則,分階段建成涵蓋井上下生產、洗選加工、物資管理等全鏈條的精細化示范點,并通過“模塊化復制”將各示范點經驗延伸至全礦,覆蓋各作業現場等關鍵場景,努力實現“一次做好、一步到位”。細化驗收員標準,強化工程質量、管線吊掛、物料碼放、文明生產等環節監管,將日常管理納入月度績效考核,實行“量化評分、評優評先、獎優罰劣”,推動標準創建全區域動態達標,助力礦井安全高質量發展。

數智賦能 構筑智能安全防線
為推進安全管理“可視化、透明化”,該礦通過物聯網實時監測、AI智能預警系統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實現對井下瓦斯濃度、通風狀態等核心指標的毫秒級響應,將事故扼殺在萌芽階段,智能化綜采設備與遠程操控技術的應用,也從根本上降低了人員傷亡風險。依托區塊鏈構建的安全生產追溯系統,可確保每項操作流程全程留痕、責任可溯,實現“科技硬實力+標準軟約束”雙輪驅動模式,推動礦井從經驗管理向數據驅動的精準治理跨越。
“數智化技術已成為我們保障安全生產的核心力量。”該礦副總工程師黃義亮以402104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為例介紹道,“該工作面已實現一鍵啟停、遠程集控、三機智能聯動、煤機記憶截割、支架自動跟機移架等全流程智能化功能,形成了‘協同作業+有人巡視+遠程干預’的高效采煤模式,大幅提升了作業現場的安全性,還增強了遠程應急處置能力,確保生產過程始終平穩有序。”
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永遠在路上,該礦將動態保持國家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水平,持續深化三大關鍵舉措,讓安全成為礦井發展的底色,讓標準化成為行業標桿,向著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生產目標穩健邁進。(田磊)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