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
“目前,我們隊上自主加工移動式‘消防車’10輛,每輛配備10個滅火器,在工作面運順、回順每隔200米放置一輛。確保在遇到突發情況時,現場作業人員取用工具方便,可迅速采取有效舉措防范事故擴大,保證工作面生產安全。”在談到采面防滅火新舉措時,該礦副總工程師、綜采隊隊長趙武介紹。

胡家河礦屬于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型礦井,井下瓦斯、水害、沖擊地壓多種自然災害耦合疊加,災害防治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為進一步汲取事故教訓,提高采煤工作面安全作業系數,10月中下旬,該礦綜采隊組織管理人員、班組長及技術骨干召開“一通三防”專題討論會,重點就如何加強采面防滅火管理作探討交流,以切實提升全隊風險防控及應急處置能力,筑牢、筑強工作面“防火墻”。經過討論,該隊決定自主加工10輛可適應井下各種復雜路面的移動式“消防車”,并在每輛車上配備10個MFZ/ABC8干粉滅火器,使其具備快速移動和滅火功能。同時,邀請礦保衛科人員在班前會、周三集中學習時間,向各班組職工解讀消防應急及滅火器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在遭遇突發情況時,在確保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消除問題隱患。
此外,該礦在采煤工作面設置30個小型消防站,其中回順10個、運順20個,將50米長消防專用管路整齊地盤繞在固定絞盤上,并與工作面供水管路連接,當發生火情時,這些管路可迅速展開,為滅火工作持續、穩定地供應水源,確保滅火行動順利進行。后期,該礦還將在消防站增配針對電氣、油料等特殊火災的專用滅火劑。
移動式“消防車”、小型消防站……該礦通過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成功構建起一套高效協同的井下消防體系,為礦井安全生產筑就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火墻”。下一步,該礦將聚焦全員安全意識提升、安全風險防控及消防器材規范使用等多方面,持續強化安全培訓力度、創新學習形式、鞏固學習成效,不斷提升全員應急處置和逃生避難能力,全方位、多層次織密礦井安全防線,為四季度安全生產平穩推進打牢堅實基礎。(潘森 程倫)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