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
湖水清澈,花木環繞,魚兒戲水,飛鳥翔集……走進生產服務中心“三水”處理車間,一幅生態美景映入眼簾。今年以來,生產服務中心圍繞“三水”處理,堅持“工藝革新+精益管理”雙輪驅動,積極構建“節能降耗-資源再生-智慧運維”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提升水資源利用率。
工藝參數動態優化,構建智慧節能體系。針對“凈化水、生活污水、生產廢水”處理,中心建立“水量+水質+能耗”多維度數據庫并加裝智能監測系統,通過曝氣時長、污泥回流比與能耗等運行數據分析比對,實施分段動態調控優化,高峰期采用階梯式曝氣,低負荷時段啟動間歇曝氣模式,使設備運行時長降低10% ,改造后曝氣系統電耗同比下降3.8%。同時,利用先進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在放藥環節處理上,精準調整藥品投加量,實現±2%投加精度,在保障水質的同時,實現每立方水處理藥耗下降1.7%。

污泥處置全鏈升級,打造資源再生閉環。嚴格規范清理流程,對沉淀池推行“每日三巡”的精細化運行模式,全方位強化機械格柵的定期清理作業,使機械格柵的攔截效率提升15%,為污水處理筑牢防線。采用陽離子型PAM調理劑與污泥中的顆粒物充分結合,改變污泥的物理性質,為后續的壓濾脫水奠定良好基礎。其次使用帶式壓濾工藝,通過精確控制壓力和速度,高效地將污泥中的水分擠出,使污泥含水率下降11%,污泥體積大大減小,減量后的污泥經過堆肥處理,轉化為優質有機肥,用于中心的園林綠化以及土壤改良中,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
水回用系統集成,激活水資源價值。構建“三級處理+分質回用”機制,采用高度集成化工藝,依托水質處理設備,建立全流程自動化運行體系,對水質進行精準調控,將納濾濃水回收用于活性炭過濾器沖洗,保障用水品質,使水資源利用率顯著提升5.3%。采用“厭氧-缺氧-耗氧”技術工藝進行節能處理,利用活性炭過濾器深度除雜,再以次氯酸鈉精準消毒。處理后的水廣泛使用于馬桶用水、綠化灌溉等。同時,通過對水泵、調節池、管道混合器等設施進行合理布局,構建高效水處理作業流線,結合高密度迷宮斜板凈水器和壓濾系統,使廢水經氣浮池、石英砂過濾器深度處理并精準消毒后達標回用,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與經濟效益的協同共進。
后續,中心將通過構建“技術迭代-管理創新-價值創造”的持續改進機制,持續深化技術創新與水質標準提升,持續推動“三水”處理向降本、增效、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邁進。(王鵬 賈楊波)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