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生活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神話傳說里,哪吒的故事家喻戶曉。近期,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已經進入全球票房影史排行榜前十,它將傳統神話中剔骨還父的悲壯,淬煉成更具現代性的抗爭寓言。以其獨特的視角、深刻的內涵,再次將這位叛逆英雄的故事推向高潮,讓哪吒的抗爭精神在當代社會激起了強烈的共鳴。
故事的開始,靈珠、魔丸起源錯位,哪吒自呱呱墜地,便被命運的陰霾所籠罩。本該是靈珠轉世,榮耀加身,卻陰差陽錯成了魔丸降世,被貼上“魔童”“災星”的標簽。陳塘關百姓對他避之不及,恐懼與誤解如影隨形,仿佛他生來便罪無可恕。
這般不公的命運開局,換作他人,或許早已在絕望中沉淪,可哪吒偏不。他的抗爭,不僅僅是對外在偏見與壓迫的反抗,更是內心深處對自我認同、對生命價值的執著追求。無論是對抗天劫,還是帶領龍族反抗天庭,他骨子里那股與生俱來的倔強,如同一把熊熊燃燒的烈火,要將這既定的命運枷鎖燒個粉碎。

他們說:“你是魔丸,生來就是災星,命中注定的。”
他們還說:“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動。”
而哪吒卻說:“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
他的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振聾發聵,不僅是對個人命運的宣示,也是對所有在逆境中掙扎、渴望突破自我限制者的鼓舞。他以“若前方無路,我就踏出一條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轉這乾坤”的豪邁氣魄,挺身而出,為龍族發聲,為正義而戰。他的每一次揮槍、每一次沖鋒,都帶著對不合理規則的憤怒與反抗,試圖打破那層禁錮眾生的枷鎖,讓公平與正義得以彰顯。
他的抗爭,不僅是對個人命運的抗爭,更是對時代精神的呼喚,提醒著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那份不屈不撓、勇于探索的精神,永遠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
電影沖進全球影史票房前十,既是電影劇情與特效的重大突破,更是因為千萬觀眾在魔童眼中照見了自己的倒影,那個曾在校園霸凌中沉默的少年,那個在職場偏見里掙扎的姑娘,那個與病魔抗爭的老人,以及所有那些不被看好、不被認可的往日種種……哪吒腳踏風火輪沖向天際的身影,何嘗不是每個平凡靈魂的投射?當我們走出影院,東海的風浪仍在耳邊轟鳴,但那已不再是毀滅的濤聲,而是所有不甘被命運擺布之人的戰鼓,是勇敢向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宣戰的吶喊聲。(大佛寺礦 李銳)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