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態
近年來,胡家河礦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繪就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污水變“清” 護一泓碧水
為有效治理礦井水污染,讓污濁有害的礦井水變廢為寶、循環利用,該礦堅持節能減排與生態環保并重、綜合治理與資源利用并舉、源頭治污與清潔生產并進,大力開展治理廢水攻堅戰,從管理、技術等方面深挖內潛,積極探索礦井水資源高效利用的新路徑,讓廢水變活、廢水變清。針對原礦井水處理工藝及設備混凝效果差、懸浮物含量波動大、礦化度高、石油類物質波動范圍大等特點,建成了事故應急水池、V型濾池,改造了調節預沉池,升級了礦井水處理系統,全面提升了礦井水處理站的運行效率、管理水平及處理能力。采用“預沉調節+超磁分離(迷宮斜板)+混凝吸附+高效斜板澄清+氯化除氨+V型砂濾”礦井水處理工藝,對礦井水進行深度處理,大幅降低懸浮物,水質穩定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
“處理后的礦井水除了用于井下降塵灑水、地面綠化灌溉等外,剩余全部有償供給鄰近電廠,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贏,做到了黑色產業、綠色發展?!痹摰V礦井水處理中心負責人介紹道。

空氣?!靶隆?nbsp;保一片藍天
郁郁蔥蔥的樹木、萬紫千紅的花朵、干凈整潔的道路……初夏時節,行走在胡家河礦,天高云淡,空氣清新,仿佛置身于天然氧吧,令人心曠神怡。
該礦一以貫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讓綠色貫穿發展全過程,積極推進“美麗礦區”建設,持續改善礦區環境,提高礦區文明水平,提升職工幸福指數。為了持續改善空氣質量,配備了多輛清掃車、灑水車,每天安排專人對礦區路面和井下巷道進行巡回式清掃灑水,從源頭上減少揚塵的產生。為增加綠化面積、提高綠地覆蓋率,因地制宜種植花卉、綠植樹木,持續做好生態保護的“加法”。大力開展環境衛生專項整治活動,劃分區域、嚴格考核,定期通報治理效果,持續改善礦區生態環境。持續深化志愿者行動,常態化開展“衛生整治人人參與 美麗礦區人人受益”主題實踐活動,不斷推進礦區文明衛生既“提質”又“增顏”。
出煤不見煤,煤在“綠”中藏。在看不見的地下深處,一條千米皮帶輸送線將生產的原煤直接輸送至選煤廠進行洗選加工,實現了原煤不落地、洗煤不見煤,從源頭阻斷了煤塵外揚,極大減少了煤塵對環境的污染。

矸石?!熬G” 守一方凈土
想要在石頭縫里栽活樹,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為徹底解決矸石山自燃帶來的環境問題,該礦秉承“能綠盡綠,應綠則綠”的理念,集思廣益、多措并舉,以更嚴更硬措施、更細更高標準對矸石山進行全面綜合治理,編制了《矸石山生態恢復治理土地復墾項目方案》,由內向外、自下而上規范排矸,采取覆蓋黃土、削坡升級、邊坡防護、導雨排水、全面綠化等方式,建立了蓄水池、噴淋系統,分層分臺修建了攔矸壩、豎向水溝,建成了7個平臺和觀景臺。同時,常態化開展矸石山植被恢復,復綠竣工區域,種植油松5000棵、月季3000株、爬山虎藤條5000余米、苜蓿草10畝,力爭達到碳匯林標準,后續將持續開展植樹、播撒草籽、澆水養護等,確保植被成活率,實現矸石山由“黑”變“綠”。
逐“綠”前行,向“新”而生。該礦將持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用實際行動詮釋綠色礦山的內涵,持續提高礦井發展的含綠量,為建設“美麗中國、美麗陜西”建設而不懈奮斗。(田磊)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