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態
編者按: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是戰略性、方向性、引領性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四種經營理念”作為集團“奮進者”文化體系的核心理念,其提出與踐行,反映了集團20余年來發展實踐的深厚積淀,深化了對經營管理的規律性認識,順應了應對煤炭經濟下行的現實需要。
為推動“四種經營理念”走深走實,貫穿在各單位、各部門、各區隊、各車間、各班組工作開展的全過程、各環節,按照集團有關要求,公司擬在4月至10月,分階段、分主題組織開展“四種經營理念”大討論活動,旨在帶動公司上下堅持問題導向、過程導向、結果導向,務實創新、實干擔當,以思想破冰引領行動突圍、以戰略定力應對市場變量、以行動落實促進提質增效,奮力書寫彬長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即日起,公司網站、微信公眾號開設“‘四種經營理念’大家談”專欄,陸續刊發公司兩級領導班子成員、各部門負責人等干部職工踐行“四種經營理念”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效,充分展現公司各條戰線干部職工立足崗位取得的新成果、新收獲,大力營造“爭做四個示范,創建一流企業”的濃厚氛圍。
以“賺錢”視角重塑“花錢”邏輯
孟村礦總會計師 雷建剛
今年以來,在煤炭市場行情持續走低與礦井成本剛性攀升的雙重壓力下,傳統“花錢是消耗”的觀念亟待革新。孟村礦以陜煤集團“四種經營理念”為指引,將每一筆支出重新定義為“價值投資”,以“小投入、大回報”的賺錢思維重構成本管控邏輯,在花錢與賺錢的動態平衡中構建全要素創效體系,將每筆支出轉化為潛在投資,在成本困局中開辟提質降本增效的新路徑。
一、錨定核心價值鏈,構建科學支出評估體系
一是強化預算管控,從“花錢審批”到“投資決策”。孟村礦建立了“投入-回報”雙維度預算機制,將“小投入撬動大產出”理念深植全員意識。強力推行“四級成本考核體系”,1-5月對超支單位處罰114.58萬元,對節支單位獎勵52.64萬元,讓預算成為“投資效益”的第一道關卡。同時,所有項目立項前必須通過項目前期調研、技術可行性分析、投資回報率測算“三重論證”關卡,如 403109綜放工作面“以壓代爆”水力壓裂試驗項目、401104工作面“60+40+20”三段壓裂項目通過多版方案比選,最終實現災害治理費用節約1499萬元。
二是緊盯合同議價,從“價格談判”到“價值挖潛”。在煤炭行業成本管控的攻堅期,合同議價已從單純的“砍價博弈”升級為全鏈條價值挖掘。孟村礦立足煤礦生產特性,針對合同簽訂,從價格競爭力、工程設備質量、后期保障服務三方面進行評估。議價談判時核驗供應商報價構成的合理性,嚴控附加條款的隱性成本。嚴格審核供應商報價中的非必要性費用,做到源頭壓縮成本。杜絕因談判力度不足導致成本增加,將合同簽訂環節打造為“小付出、大收益”的核心陣地。
三是聚焦項目建設,從“資金投入”到“價值生長”。項目建設堅守“小錢辦大事”原則,對井下開拓延伸、工作面布置、系統優化等工程投入,緊緊圍繞“保接續、提效率、控風險”的核心目標進行價值評估。要用小增投入換長效收益,評估施工后能否壓降巷道維修量,能否提高通風、運輸系統效率,能否提升巷道安全系數。對于“錦上添花”的投入,如過度的亮化工程,嚴審其直接經濟價值和安全效益,避免底子存在短板,卻在表面裝飾上大做文章。
二、深挖管理潛能,釋放資源配置乘數效應
一是多維度電力管控,從“隨用隨耗”到“價值發電”。推行“避峰填谷”運行機制,通過“小調度”優化主排水、主通風機等大型固定設備的運行時間,顯著降低高電價時段用電比例。今年礦井排水系統實施“避峰填谷”運行方案,二號主排水泵房、403盤區水泵房、中央水泵房與401盤區水泵房全年預計節約電費178.83萬元;購入節能設備、利用變頻調速技術對原有設備進行技術升級改造,看似是支出,實則是通過降低能耗、提升設備運行效率來實現快速“回本”;建立電力消耗監控機制,將節約的電費視為“創造”的利潤,讓每一度電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二是加強設備維護,從“被動搶修”到“主動增值”。全面推行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改變“壞哪修哪”的粗放管理模式,將設備檢查視為保障產能、延長設備壽命、避免非計劃停產的“保值增值”投資。推行點檢定修、預防式維修,利用設備運行狀態監測儀器和智能分析系統,通過減少設備突發故障導致的計劃外停產損失,降低小故障惡化造成的大修費,讓設備始終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為礦井創造更多的價值。
三是細化材料管理,構建“回收-修復-復用”閉環管理。孟村礦樹立“省的就是賺的”的全員節約意識,開展“六個一”節支活動(一張紙、一度電等),建立材料浪費“隨手拍”監督機制,優化支護參數減少材料使用量,年預計節約657.47萬元;回收自動放水器、抽采管路、泡水托輥等材料配件,通過自主維修復用等措施預計降本846.58萬元;物資“限額管理、以舊換新”制度推行以來,材料周轉率提升,年預計壓降采購成本1140萬元。
三、創新資產管理,激活存量資源價值轉化
一是推進技術改造,以“微創”撬動“大效”。秉持“設計優化一分,成本砍掉一元”的理念,用小改造博取長收益,礦井全年聚焦關鍵節點微創式技術改造,通過實施防沖設計優化、排水系統改造等6項技改,預計產生效益924.53萬元;優化放煤工藝使資源回收率提高1%,增產增收千萬以上,切實讓技術改造成為盈利的新引擎。
二是優化設備采購,算清全生命周期“效益賬”。打破“買貴即買好”誤區,以采煤機采購為例,不僅對比購置價,同時更精準測算運行能耗、維修頻次等隱性成本。引入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某型號綜掘機雖購置價高120萬元,但年維修成本降低45萬元、停機損失減少32萬元,3年累計節省261萬元。用“小代價”實現“長周期省大錢”的方案,“精準投入”換取“長效降本”,才能通過持續節能降耗、壓降停機損失、減少維修頻次等組合效益,最終在噸煤成本上獲得回報。
三是激活閑置資產,從“沉睡凍土”到“創效活水”。對于因技術升級不符合現有生產條件的閑置資產,運用“賺錢”思維,踐行買新不如改舊的方式,對設備實施“微創改造”,盤活鉆機、調度絞車、巷道修復機等設備,預計盤活沉默資產175.81萬元,讓“舊設備”變成“新產能”。
四是精耕資金運作,用“結構優化”降“財務成本”。礦井在保障生產前提下,提前歸還2億元內部借款,年預計減少利息支出105.92萬元;將復墾基金賬戶余額優化為定期存款,預計增加利息收入89萬元。通過“多軌操作”,相當于創造利息收益194.92萬元,切實讓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
總的來說,“賺錢式花錢”的本質,是將成本管控升維為價值創造。下一步,孟村礦將持續以“投資思維”重構經營邏輯,讓每一筆支出都成為“效益種子”,在“緊日子”里培育“好日子”的根基,為彬長集團完成年度任務目標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