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態
編者按: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是戰略性、方向性、引領性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四種經營理念”作為集團“奮進者”文化體系的核心理念,其提出與踐行,反映了集團20余年來發展實踐的深厚積淀,深化了對經營管理的規律性認識,順應了應對煤炭經濟下行的現實需要。
為推動“四種經營理念”走深走實,貫穿在各單位、各部門、各區隊、各車間、各班組工作開展的全過程、各環節,按照集團有關要求,公司擬在4月至10月,分階段、分主題組織開展“四種經營理念”大討論活動,旨在帶動公司上下堅持問題導向、過程導向、結果導向,務實創新、實干擔當,以思想破冰引領行動突圍、以戰略定力應對市場變量、以行動落實促進提質增效,奮力書寫彬長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即日起,公司網站、微信公眾號開設“‘四種經營理念’大家談”專欄,陸續刊發公司兩級領導班子成員、各部門負責人等干部職工踐行“四種經營理念”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效,充分展現公司各條戰線干部職工立足崗位取得的新成果、新收獲,大力營造“爭做四個示范,創建一流企業”的濃厚氛圍。
在“甲方”立場上樹立“乙方”思維 構建機電運輸管理新模式
文家坡礦副總經理 金鵬韜
機電運輸系統作為礦井安全生產的核心環節,其運行效率直接關系到原煤生產的連續性與穩定性。在傳統管理模式中,礦井常以“甲方”身份主導設備采購、維護及協同工作,容易陷入指令傳遞粗放、服務響應滯后的困境。將“乙方”思維融入機電運輸管理,本質是把井下生產班組、設備供應商等協作對象視為“客戶”,通過需求精準對接、全流程服務保障和長期價值共創,構建更高效的生產保障體系。
一、“乙方”思維在機電運輸管理中的體現
煤礦場景下的“乙方”思維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質,其核心是以井下生產需求為導向的服務能力。礦井機電運輸的“客戶”需求呈現三大特征:一是安全性優先,所有設備運行必須滿足《煤礦安全規程》的剛性要求;二是時效性優先,主運輸系統等設備性能能夠及時反饋到安全生產中;三是環境適配性優先,設備需適應高濕度、大傾角等特殊工況。
在內部管理方面,需將各區隊視為核心“客戶”,建立“需求預判—快速響應—效果反饋”的服務閉環管理機制。例如,在工作面搬家倒面期間,提前對接區隊了解工作需求,制定專項施工計劃,壓縮搬家倒面周期;在設備維護保養中,通過分析生產計劃、設備全生命周期系統數據,主動調配檢修資源。這種“超前服務”意識,需要將“甲方”管理權轉化為服務保障能力,助推安全高效生產。
在對外合作方面,對待設備供應商需超越買賣關系,構建安全共同體。機電設備的特殊性決定了供應商服務能力與礦井安全深度綁定,例如防爆電機的絕緣等級、膠帶輸送帶的阻燃性能等,都直接影響井下作業安全。因此,在采購新設備時,不應僅要求供應商提供符合標準的產品,更應聯合其開展井下工況適應性測試,從而打破傳統甲方“只提要求不提供數據支持”的壁壘,實現安全價值的雙向提升。
二、機電運輸管理中的服務意識難點
當前機電運輸管理中,服務意識的缺失主要體現在四個環節,這些問題往往成為制約生產效率的瓶頸。
一是設備管理的脫節式運維。檢修作業時未結合實際工況調整各項參數,單純機械地執行維護手冊,導致過度維修與維修不足并存。深層次問題在于信息傳遞的單向性,區隊僅反饋設備故障,未說明近期工況變化;機電管理部門僅按清單維修,未摸清故障背后的工況變化,形成“報修—維修—再報修”惡性循環。
二是對外合作中的單向思維。化工廠、電廠等合作方以穩定供應、質量合格的洗選煤為核心訴求,要求礦井在選煤廠機械設備檢修過程中更加細致,嚴格落實選煤工藝流程。但實際洗選煤過程中個別環節執行不規范,導致煤質有所下降,有損合作方利益。
三是設備采購的價格導向誤區。在機電設備采購環節,堅持“最低價中標”原則,忽視了供應商的售后響應及技術支持能力,對礦井長期發展不利。
四是跨部門協同的壁壘效應。井下突發機電故障時,需機電、調度、通風等多部門協同,但常因權責劃分模糊而制約應急處置效率。
三、打破僵局助力礦井安全高效生產
一是升級運維模式。將固定周期維護升級為“三級響應”機制:一級響應,即常規工況下,執行基礎維護手冊;二級響應,即設備滿負荷運行時,采用強化維護舉措;三級響應,即遇到特殊工況時,啟動專項維護方案。同時,建立檢修維護效果追溯機制,每次故障處理后記錄設備運行時長、對應生產工況參數、故障復發率等關鍵指標。
二是強化合作保障。每月同化工廠、電廠聯合召開設備檢修協調會,明確合作方對洗選煤的熱值、硫分、灰分等核心指標要求,并將其納入設備檢修關鍵參數。在洗選環節設置班組自檢、車間抽檢雙重關卡,針對跳汰分選、壓濾脫水等重要環節,每月組織實操培訓,確保煤炭產品達標。
三是優化采購策略。建立全生命周期成本評估體系,將設備故障率、售后響應時效、備件供應能力等納入評價指標。改變傳統價格權重評標模式,圍繞技術適配度、服務響應力和價格合理性進行綜合評價。對長期合作的核心供應商,推行技術聯合研發機制,共享工況數據與運行參數,從設備層面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四是強化協同機制。建立高效的內部溝通平臺,便于部門之間傳遞信息、交流合作。明確各部門責任邊界與標準化流程,確保信息傳遞及時準確。加強內部之間溝通協作,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確保跨部門協作順暢。
機電運輸管理的特殊性,決定了“乙方”思維的實踐不能簡單照搬通用商業邏輯,而需立足“安全第一”的行業準則,將服務意識轉化為具體的技術標準、流程規范和協同機制。面向未來,文家坡礦將持續以“乙方”思維打破權責壁壘,著力構建機電精準保障、生產高效運行、安全動態穩定的正向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