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態
當一份份滿含關懷的慰問品被送到生產一線、當一封封承載平安囑托的家書被輕輕展開……在胡家河礦,這些溫暖瞬間正悄然將百日安全行動的硬性要求,化為看得見的關懷、摸得著的牽掛,遞進每一位職工的心坎,以“剛柔并濟”的姿態筑牢礦井安全生產防線。
硬核保障筑根基 精細管理促安全
8月份勞動競賽表彰現場,該礦董事長、總經理宋紅立向表現突出的區隊送上錦旗和慰問品,并圍繞百日安全行動“人人講安全、全員抓落實、履責控風險、奮力保安全”主題,著重強調了402104采煤工作面過特殊構造段期間,要嚴守“嚴禁人員集中交叉作業”紅線,運用好支架工況動態監測、設備全周期管理等技術手段,將各項災害防治舉措精準落地。同時,動員干部職工堅決摒棄“湊合”思想,牢固樹立“超前維修、主動保養”理念,從日常巡檢源頭保障設備穩定運行。

“避峰填谷不僅是節能降耗手段,更是政治任務。”該礦緊跟能源發展趨勢,及時優化生產、檢修班次調整,目前礦井已平穩度過生產時段調整適應期。此外,該礦著力推進職工基礎病排查工作,讓“健康安全經濟賬”深入人心,同時以技能提升計劃為職工搭建“工作高效、安全同行”的成長平臺。
進入9月份,該礦持續深化精細化管理模式,以“標準細化、過程嚴控、考核閉環”為核心,嚴格執行“一崗一清單”制度,將安全責任逐級分解至班組、崗位,實現責任具體化、履職痕跡化。全面推行物料編碼與定位管理,實現物資精準配送與庫存動態優化,既提高了生產效率,也有效控制了成本。聚焦工程質量管理,實行“班評估、日通報、周復盤”機制,確保每一環節符合設計和安全規范。如今,精細化管理已轉化為看得見的安全成效,為百日安全行動筑牢了堅實的管理根基。
親情家書傳溫情 柔力護航安全生產
“讀著家人的來信,我才真正明白‘安全’二字背后沉甸甸的分量。”該礦綜掘二隊職工萬鵬洲在“一封家書”朗讀活動中聲音哽咽。這場以“親情囑安全,家書抵萬金”為主題的活動,是該礦推進百日安全行動的創新舉措,通過家屬手寫書信搭建起家庭與礦山的“安全連心橋”。
活動現場,沒有華麗的舞臺,唯有一字一句的真情流露。職工陳濤朗讀兒子的家書時,那句“我和媽媽每天都等你回來吃飯”道出了所有家屬的期盼;一封妻子的來信中“你是家里的頂梁柱,你的平安是我和孩子最大的愿望”更是讓硬漢們紅了眼眶。這些承載著思念的文字,將“要我安全”的外在要求悄然轉化為“我要安全”的內在自覺。

據了解,為辦好此次活動,該礦提前與職工家屬進行溝通,邀請職工家屬親手書寫家書,將平時說不出口的牽掛與叮囑落于筆端。許多家屬在信中融入了對孩子成長的匯報、對父母身體的寬慰、對丈夫辛勤工作的理解,字里行間都是生活的細節和情感的重量。
活動結束后,職工們紛紛表示,今后在工作中一定會時刻牢記家人的囑托,不僅自己嚴格按章操作、杜絕違章,也要主動提醒身邊工友注意安全、互保互助。這種以親情為紐帶助推安全生產的“軟力量”,正逐步構建起一道有溫度、有認同的安全防線,為百日安全行動注入了持續而深厚的安全動力。
在深入推進百日安全行動的過程中,該礦堅持剛性制度與柔性關懷深度融合、同頻共振,編織了一張以政策保障為經、親情關懷為緯的安全防護網。下一步,該礦將持續探索安全宣教新模式,推動勞動慰問、親情關懷融入安全管理全流程,讓“我會安全、我能安全”的理念深植每一位職工心中,成為個人思想自覺和行動習慣,在百日安全行動的實踐中,持續繪就安全發展、和諧共贏的新篇章。(潘森)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