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態
近日,彬長礦區首套以“隨采隨充”為核心的井下矸石就地充填系統在胡家河礦成功應用,標志著該礦在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征程中邁出關鍵一步,更為煤炭行業實現 “資源高效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 雙重目標開辟了全新實踐路徑。
建設綠色礦山,煤矸石的科學處置是核心環節。傳統的矸石“升井外排”模式,不僅會造成土壤、植被破壞等環境問題,還大幅提高處置成本,加重礦井提升系統負荷,直接掣肘掘進效率,影響礦井采掘平衡的穩定推進。針對這一行業難題,該礦以“破題攻堅”的思維主動作為,聯合科研院校開展定向技術攻關,歷經多輪實地勘察、方案論證與優化,研發出契合礦井地質條件、生產規模的“隨采隨充”綠色開采技術,實現矸石“不升井,就地填”,從根源上破解了煤矸石處置的行業痛點。

據了解,井下矸石就地充填處置系統整合破碎、存儲、制漿攪拌、泵送、給排水、管路輸送、自動化控制及配套輔助八大子系統,具備輸送距離遠、攪拌精度高、自動化程度高、運行穩定性強等優勢,其將煤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矸石進行破碎,與礦井水配比形成漿體,利用高壓柱塞泵通過管道和鉆孔充入采空區的冒落帶和彎曲下沉帶的巖石空隙中。矸石漿充填材料以煤矸石、礦井水為主,不添加水泥、粉煤灰等材料,實現了固廢的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極大地節約了充填成本。
為保障系統高效運行,該礦特邀行業資深技術專家開展系統理論培訓,通過“現場觀摩+實操演練”的方式,深入淺出講解設備原理、工藝參數與應急處置方案,全面提升干部職工對充填開采技術的理論認知與實際操作能力。同時,組建專業化充填作業隊伍,通過優化生產區隊人員配置、明確崗位權責,既確保充填作業有序高效推進,又保障礦井正常采掘生產不受影響,為充填開采項目落地見效筑牢堅實基礎。
作為煤炭行業綠色高效開采的創新范式,充填開采是煤炭開采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實踐載體。下一步,該礦將聚焦智能化技術攻堅,以“TDS智能干選系統與隨采隨充系統”的深度協同應用為突破口,構建“智能分選、精準充填”模式,優化充填工藝參數、提升作業效率,在資源高效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雙重目標下持續探索,為煤炭行業綠色轉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胡家河經驗”。(田磊 申超)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