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四個示范” 譜寫發展新篇——貫徹落實張文琪董事長調研講話精神專欄
水害是威脅煤礦安全生產的主要災害之一。今年來,胡家河礦始終踐行“1334”水害防治管理理念,大力實施“超前探查、統籌布局、源頭預防、過程管控、綜合治理”的水害防治管理措施,積極探索超前治理、區域治理和綜合治理新路子,織密治水“防護網”,為礦井安全生產打牢基礎。

注重源頭預防,超前泄水處治。面對疏放水鉆孔精準度低、煤體破碎帶鉆進困難、后期套管安裝難度大、放水量小等問題,該礦嚴格落實老空水探放“四步工作法”,即查全、探清、放凈、驗準,提出了采空區積水源頭治理模式,即同步設計、提前施工、超前放水,有條不紊地推進402101工作面切眼疏放水工程實踐,有效解決了老空水水害威脅,實現了鉆孔精確貫通和高效疏放采空區積水的目的,有力保障了礦井生產接續。該工程共設計疏放水鉆孔6個,設計鉆孔進尺47米,采用套銑鉆桿+花管+取芯鉆頭進行透孔,預計疏放水量為20萬立方米。

堅持問題導向,靶向施策治“頑”。針對復雜的水文地質情況,該礦按照“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采用“探、防、堵、疏、排、截、監”等綜合防治手段,清晰掌握地質情況,規范礦井水監測預警機制,力求從源頭上消除水害隱患。根據礦井水害分布廣、出水量較大、持續性強、導水通道異常發育等特點,扎實開展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和重大災害治理工作,編制了《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報告及治理方案》,綜合運用物探、鉆探、采掘工程等多種地質信息,提供精準數據支撐,筑牢水害治理防線。目前已完成402101切眼疏排水鉆孔施工、兩帶觀測孔及405盤區補充勘探等工作。

提升管控效能,構建長效機制。該礦始終堅持水害“可防、可控、可治”的理念,編制了《水害防治技術管理制度》等二十項防治水制度,明確了各級人員的水害防治責任,實現了防治水管理制度化、流程化。加大對防治水工作的檢查力度,通過專項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對井下主要出水點、巷道、排水系統、排水管路等區域進行定向巡查,對檢查出的問題,嚴格按照“五落實”要求進行整改,確保防治水工作協同推進、扎實有效。定期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防治水知識培訓和技能考核,確保其熟悉水害防治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程,為礦井水害治理提供人才支撐。嚴格落實水情水害分析、預報、跟蹤管理制度,不斷提升水害預測預警能力,確保礦井生產安全。

科技賦能發展,水害走向“智”理。該礦推行“預報-預警”水情工作模式,以礦井、采區、工作面三級排水系統建設為重點,建成地質保障系統、排水系統、水文監測預警系統、煤泥沉淀系統及煤水分離系統,通過動態監測井下各區域涌水量、主要含水層水位變化等情況,實現對水位、水溫、管道流量等數據的實時監測預警,全面提升水害抗災防災能力。引進槽波地震儀、瞬變電磁儀、鉆孔測斜儀、伽馬測井儀等專用探放水設備,嚴格落實“2+2+2”探測理念,深入開展礦井水害三項分析,嚴格執行水害防治“四定”路線,著力提升水害治理六項系統,實現了水害“零事故”目標。(田磊)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