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四個示范” 譜寫發展新篇——貫徹落實張文琪董事長調研講話精神專欄
近日,大佛寺礦積極攻克巷道底鼓嚴重等復雜地質難題,安全高效完成了40216工作面二次切眼開口作業,創出了快掘設備15天超短工期搬家倒面的新紀錄,為礦井智能化掘進提供了新樣本。

科技賦能、精準破題,硬核技術攻克底鼓難關。在快掘設備搬遷過程中,面對巷道底鼓嚴重、作業空間逼仄的“地質考題”,該礦生產技術部創新采用“數字建模”技術對底鼓區域進行精準測繪,構建起“厘米級”施工模型,并組織成立30余人的突擊隊,實施精準起底作業,通過“分階降高法”將一米多高的底鼓分解為二級施工臺階,同步運用高分子注漿材料加固巷幫,使巷道斷面恢復率達到98%,為快掘設備搬家倒面及安全施工夯實了基礎。
智慧安監、雙擎驅動,構建全鏈條安全防控體系。該礦創新打造“雙重預防”智慧管控平臺,通過智能傳感器實時監測頂板應力、氣體濃度等18項安全參數,隱患自動識別率達85%以上。現場實行“作業流程視頻化指引、設備維修二維碼管理、風險管控熱力圖預警、質量驗收區塊鏈存證”的“五維標準化”管理,在皮帶系統拆除環節,積極對驅動裝置、張緊裝置及H架進行編號管理,確保配件“零丟失”。拆除過程中,跟班人員全程盯防,精準把控吊裝重心,避免設備損傷,使設備回撤效率提升40%,關鍵部件完好率達100%。同時,針對6類高風險作業,開發投用崗前實訓系統,使崗前培訓效果提升60%,“手指口述”安全確認準確率達100%,有力保障了安全生產。

聚力會戰、協同攻堅,創出安全高效施工新紀錄。為確保快掘設備搬遷及40216工作面二次切眼開口工程安全高效推進,該礦堅持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各項任務目標按期落到實處。施工過程中,該礦領導班子成員全程跟班督導,生產、機電、安監等部門高效協作,聯合成立專項小組,每天召開進度協調會,動態調整作業計劃。參與施工區隊創新推行拆裝、運輸、檢測、驗收“四同步工作法”,使工序銜接時間縮短70%,最終以較計劃工期提前5天、成本節約23%的優異成績,安全高效完成了施工任務,創出了快掘設備15天超短工期搬家倒面的新紀錄。(任鴿鵬)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