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四個示范” 譜寫發展新篇——貫徹落實張文琪董事長調研講話精神專欄
首頁 > 專題專欄 > 爭做“四個示范” 譜寫發展新篇——貫徹落實張文琪董事長調研講話精神專欄
從“堵漏”到“增效” 看孟村礦綠色發展的創新實踐
瓦斯治理是安全生產的“生命線”,而鉆孔封孔工藝是瓦斯抽采技術的“咽喉要道”。近日,孟村礦將中國煤科院自主研發的環保型相變凝膠材料與智能化技術融合,為高瓦斯礦井綠色高效開采提供了全新范本。
傳統模式下,該礦采用膨脹水泥封孔法,但因材料滲透性差、固化時間長,易形成漏氣通道,導致瓦斯抽采濃度衰減快、封孔成本高。面對這一難題,該礦深入分析煤層氣體泄漏規律,提出“以新代舊、以柔克剛”的解決思路,引進中國煤科院自主研發的環保型相變凝膠注漿技術,通過料水3kg:100L的精準配比,形成了兼具高滲透性、強粘結性和可二次注漿特性的新型封孔材料。

該材料可隨煤層裂隙自適應動態填充,支持二次補注,密封壽命延長超過30%。目前,在該礦二號災害治理巷、401104回順西回風工作面等關鍵區域的規模化試驗中,新工藝展現出顛覆性效果,單孔瓦斯抽采濃度和純量提升近2倍,材料用量僅為傳統膨脹水泥的3%,運輸與人工成本同步下降。這一成果與該礦長期推動的“2-111”瓦斯高效抽采技術形成協同效應,通過高壓水射流割縫卸壓與液態二氧化碳驅替技術,進一步擴大了煤層透氣性,而優化的封孔工藝則為驅替后的瓦斯持續抽采筑牢“最后一道屏障”。
從“堵漏”到“增效”,封孔工藝革新不僅是技術層面的突破,更是礦井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縮影。下一步,該礦將持續深化“2-111”技術體系的應用,向著“瓦斯零超限、資源高效用”的目標穩步邁進,為礦井高質量發展書寫新篇章。(白曉敏)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