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經營理念”大家談專欄
陜煤集團創新提出“四種經營理念”,“用‘緊日子’過‘好日子’”作為第一理念,從思想認識和戰略層面給我們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方法路徑,“緊日子”不是臨時應對之策,而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下面,我從“為何緊”“怎么緊”“如何以緊促興”三個維度,與大家交流分享。
一、正視“緊”的形勢,在危機中清醒認知
一是市場倒逼,價格“跌”與成本“漲”的雙重擠壓。去年10月以來,煤炭供需呈現寬松格局,煤價下行態勢持續,今年一季度,煤炭行業又迎來消費淡季,煤炭價格同比降幅達15.1%(全年預計27%),且外部市場呈現“供強需弱”格局,進口煤沖擊加劇,庫存高位運行,傳統“量價齊升”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緊日子”意識,本質是居安思危的生存智慧,是為未來“好日子”攢足轉型資本。
二是轉型迫動,能源革命下的“生存選擇題”。“雙碳”目標加速推進,新能源替代趨勢明顯。據《中國能源展望2060》報告,2030年煤炭消費占比或將降至46%。樹立“緊日子”意識,就是要引導全體干部職工增強節約意識、成本意識、效益意識,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努力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是繼往開來,弘揚優良傳統的現實需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優良傳統,樹立“緊日子”意識,就是要讓艱苦奮斗的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激勵全體干部職工在新征程上砥礪前行、再創輝煌。
二、把握“緊”的邏輯,在節流中重構能力
一是全流程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是企業管理的永恒主題,也是用“緊日子”過“好日子”的關鍵所在。縱深推進內部市場化和全面預算管理,不斷細化完善“礦井—區隊—班組”三級成本核算體系,將成本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崗位,形成“千斤重擔眾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的責任體系。小莊礦創新開展科隊兩級月度晾曬“降本提質增效成績單”舉措,1-4月份歸集審核133項,累計降本583.84萬元。
二是深化閑置資產盤活利用。扎實開展閑置資產盤活處置,清理長期閑置資產,盤活廢舊設備,能復用的必須復用,徹底失去性能的及時報廢,能作為材料進行加工的再制造,做到分類處置,最大限度發揮設備價值。制定考核激勵政策,加大激勵力度,充分調動全員修舊利廢、回收復用積極性。
三是技術突破協同共贏。科技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用“緊日子”過“好日子”的核心支撐。加快推進東部進風大巷、中央2號回風大巷北段“以矸換煤”方案落地,提高資源回收率,減少矸石升井;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創新,在智能化系統應用、災害治理、支護體系等領域聯合攻關,解決返修、重復支護等瓶頸問題。
三、凝聚“緊”的共識,在文化中厚植根基
一是領導班子“帶頭緊”。班子成員要以身作則,取消非必要公務開支,帶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帶頭深入一線解決實際問題,用行動傳遞“緊日子”信號。
二是長效機制“持續緊”。將“緊日子”要求納入礦井規劃,建立成本管控、創新激勵、考核評價等長效機制,開展“過緊日子”大討論、金點子征集,提煉固化為管理制度,完善制度體系;設立“節約創新獎”,對提出合理化建議、實現技術革新的團隊和個人給予重獎,激發全員參與熱情。
三是培育文化“主動緊”。將節約文化融入企業精神、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中,加強宣傳教育,營造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濃厚氛圍。引導全體干部職工樹牢“過緊日子”的思想,增強節約意識和責任感。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緊日子”是挑戰,更是重塑企業競爭力的機遇,讓我們以責任在肩、時不我待的使命感,牢固樹立“緊日子”意識,團結一心、艱苦奮斗、開拓創新,帶領全體干部職工在“緊”中練內功、在“變”中開新局,用今天的“緊”換取明天的“好”,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增添新的動能,煥發勃勃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