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經營理念”大家談專欄
在企業管理實踐中,“甲方”與“乙方”并非割裂對立,而是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文家坡礦深刻把握這一管理哲學,將“以客戶為中心、以服務為導向”的“乙方”思維融入“甲方”管理實踐,主動跳出“指令者”的固化角色定位,甘當服務一線的“勤務員”、協同合作的“護航員”,為高質量發展凝聚起上下同心、內外聯動的強大合力。
一、角色重構:解碼“乙方”思維的服務密碼
“乙方”思維的精髓,在于打破管理即管控的傳統桎梏,以需求為原點、價值為半徑,構建全鏈條服務閉環,推動管理體系從“權力本位”向“服務本位”革新。
在與科研單位、院校等的合作中,視合作方為事業共同體,摒棄居高臨下的姿態,以平等對話傾聽對方訴求,主動協同破解難題。在礦井災害治理的技術引進、設備供應等環節,搭建信息共享、資源互通的協作平臺,讓每一次合作都成為價值共創的雙贏實踐。
內部管理中,礦領導班子、各業務部門轉變“指導者”的刻板印象,將服務重心鎖定在一線區隊與職工。變“會議室決策”為“現場解難題”,化“紙上方案”為“實操指南”,以職工滿意、生產高效作為檢驗工作的標尺。在4207工作面災害治理工程中,領導班子成員及部門技術骨干深入現場,與一線干部職工并肩作戰,確保各項治理措施精準落地,共同保障礦井安全高效發展。
二、刀刃向內:直面短板方能行穩致遠
對照“乙方”思維的實踐標尺,唯有以自我革命的勇氣深刻查擺問題,才能為管理升級找準方向。
在項目管理領域,“重部署輕跟進”的現象時有發生。部分方案制定時對現場實際考量不足,推進過程中缺乏全周期服務意識,對執行層面的堵點和難點響應遲緩,導致“好政策”與“好效果”之間出現斷層。
在供應商合作領域,“重監管輕共贏”的傾向尚未根除。信息溝通不暢影響供需銜接,過于強調考核約束而忽視戰略協同,未能將短期合作升華為長期互信,影響了供應鏈的穩定性與抗風險能力。
在內部協同領域,“重分工輕協作”的壁壘依然存在。部門間“各掃門前雪”的心態尚未完全打破,跨部門工作中主動補位意識不強,服務流程銜接不暢,制約了整體工作效能的提升。
直面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文家坡礦以“服務無邊界”理念為指引,著力強化項目全流程服務、構建供應商價值共同體、打破內部協同壁壘,讓服務意識滲透管理各環節,為災害治理、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筑牢保障基石。
三、協同共贏:讓“乙方”思維結出實干碩果
堅持從機制建設入手,將“乙方”思維轉化為發展實效,讓服務理念在實踐中落地生根。
以服務思維優化項目管理。堅持“項目立項問需求、方案制定聽意見、實施過程解難題”的工作思路,建立從規劃到驗收的全鏈條服務機制,主動下沉一線掌握實情,讓技術方案更貼合生產實際,以“店小二”式的服務保障項目高效推進。
以共贏思維深化供應商合作。構建“信息共享、風險共擔、利益共贏”的合作體系,定期開展需求對接與戰略溝通,將供應商納入礦井發展的“朋友圈”。在災害治理特殊設備、材料供應上緊密協作,保障物資質量與供應時效,筑牢供應鏈“安全線”。
以協同思維暢通內部聯動。推行“部門服務清單”制度,明確各環節服務職責與時限,確保跨部門溝通協調“綠色通道”高效暢通。倡導“上游為下游服務、機關為基層服務”的工作作風,讓協作配合成為工作常態。
以人本思維筑牢安全防線。始終將職工需求放在首位,用通俗化的方式解讀技術標準,以常態化的培訓提升操作能力,讓安全服務滲透到生產每一個環節,實現剛性制度與柔性管理相結合,筑牢安全生產堅實根基。
面向未來,文家坡礦將持續深化“乙方”思維實踐,以優質服務凝聚發展合力,以協同共贏推進工作進展,不斷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文家坡礦副總經理、總工程師 亢曉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