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經營理念”大家談專欄
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和新能源裝機規模持續擴大,電力供需格局正發生深刻變化。礦區供電系統作為保障礦井安全生產的核心環節,不能再局限于“保障供電”的傳統職能,必須與時俱進、主動求變,將“營銷”理念深度融入生產運營全過程,推動礦區供電系統從傳統的“成本中心”和“后勤保障單元”,向“市場導向、用戶中心、價值驅動”進行戰略性轉變。
樹立市場導向,重構生產運營決策邏輯與資源配置體系
隨著電力商品屬性日益凸顯,市場價格波動成為常態,我們必須將外部“市場信號”作為內部生產決策、資源調配的核心依據,實現與電力市場的同頻共振。需建立用電負荷與電價精準聯動的動態優化機制,就要徹底改變“用多少電、付多少錢”的被動用電模式,依托電力智能采集、大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對礦區各時段的用電負荷特性進行精細化監測、深度挖掘與精準預測。結合目前推行的分時電價、尖峰電價等政策,科學制定、動態調整彬長礦區生產用電計劃。
聚焦用戶需求,重塑供電服務價值鏈條與用戶體驗
礦井是電力公司最直接、最核心的“客戶”,電力公司要以創造客戶價值、提升客戶滿意度為核心,全面優化供電管理全流程,讓服務更精準、更高效,變被動受理為主動服務,提供個性化能效解決方案。定期到各單位開展用電需求調研與能源診斷,不僅要滿足“接上電、供上電”的基礎需求,更要針對不同單位的用電特點,量身定制“一攬子”能效提升方案,通過幫助“客戶”降低單位產品電耗,提升用電經濟性。
挖掘系統潛能,拓展多元化價值實現與盈利路徑
要徹底摒棄“供電系統是純成本中心”的陳舊觀念,在保障礦區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把供電系統作為可經營、可增值的優質資產,推動從“供電管理”向“能源經營”的戰略躍升。
大力推進“分布式新能源+儲能”一體化項目建設。礦區閑置屋頂、矸石山等空間資源豐富,為發展分布式光伏提供了獨特優勢。要科學規劃建設光伏電站,并配套電化學儲能或其他形式儲能設施,構建“光伏+儲能”微能源系統。光伏發電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可大幅降低購電成本,通過余電上網直接獲取收益,隨著“雙碳”戰略推進,自發綠色電力還可通過綠電交易、綠證交易獲取環境溢價,甚至參與碳市場交易,將環保效益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做強做優設備試驗與檢修技術服務。電力公司在長期保障礦區安全供電的過程中,培養了一支技術過硬、經驗豐富的電氣修試隊伍,逐步形成了成熟的管理體系。今后,要充分發揮專業資質與技術優勢,在確保完成內部任務的前提下,主動 “走出去”,承接各單位的預防性試驗、繼電保護校驗、設備故障診斷等技術服務項目,以多種方式拓寬盈利路徑。(電力公司副總經理 鄧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