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組建設
班組是礦井生產經營的“神經末梢”,更是安全生產的“前沿哨所”與“第一道防線”。今年以來,胡家河礦緊扣安全生產核心目標,將班組建設作為“固本強基、提質增效”的關鍵抓手,聚焦安全意識提升、生產效能優化與經營成本管控,讓班組“小陣地”迸發“大能量”,為礦井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筑牢堅實根基。

筑牢班組“思想防線” 擰緊生產“安全閥”
該礦始終將安全教育擺在班組建設的首要位置,聚焦“人、機、物、環、管”五大核心要素,全面推行“全員參與、全域覆蓋、全程跟蹤”的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廣泛開展“查找身邊隱患、堵塞安全漏洞”專項活動,狠反“三違”,精準施策整治“安全頑疾”,讓各類“三違”行為無所遁形。常態化開展“筑基礎、提素質、正激勵”、關鍵崗位人員雙述競賽以及崗位作業流程人人考核、人人過關等活動,實行作業區域視頻全覆蓋,不斷規范職工操作,行為類違章同比下降16.7%,安全管控成效顯著。
此外,該礦細化設備包機管理責任,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考核,深化細化“班組成員互監互督、互幫互保”機制,將個人安全表現與班組整體績效、個人薪酬待遇深度掛鉤,倒逼職工自覺按章操作,推動班組成員形成“自保、互保、聯保”的安全共同體,確保各項工作安全可控、能控、在控。

打造班組“智慧引擎” 破解生產“卡脖子”
為激活班組創新活力,該礦積極搭建“全員創新、崗位創效”平臺,不斷完善“五小創新”上報、評審、轉化全流程機制,鼓勵各班組立足崗位實際,圍繞生產過程中的難點、堵點、痛點開展技術攻關,讓創新智慧在一線“開花結果”。
針對油脂運輸損耗問題,運輸隊自主設計并應用“多功能油桶固定裝置”,每年可節約油脂損耗費用達12萬元;面對接頭法蘭密封爆裂可能導致的高壓液噴射傷人風險,綜采隊通過精準測量、定制化加工鐵質防護罩,使其與接頭法蘭完美貼合,防護面積擴大3倍以上,防護強度較傳統方式提升200%,徹底消除安全隱患。截至目前,該礦累計收集全員創新成果80余項,評審出優秀成果32項,共計獎勵約30萬元,其中《風暴助力架發明與應用》榮獲陜西省企業“三新三小”創新競賽優勝獎,有效破解生產難題,更為礦井高效生產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范式。

激活班組“成本細胞” 打造提質“主力軍”
生銹的U型鋼經調直機精準碾壓后,重新變得棱角分明、可再次投入使用;閑置的舊皮帶經過裁剪、加工,成為井下實用的擋煤皮子……這一幕幕“變廢為寶”的場景,正是該礦激活班組成本管控活力的生動寫照。
為將成本管控責任精準壓實至班組“最小單元”,該礦建立健全物資回收與修復利用長效機制,創新推行“班組成本核算精細化管理”模式,引導全員樹立“降本就是增效、節約就是盈利”的理念,將材料消耗、設備維修、能耗控制等成本指標細化分解到各個班組,實行“月度考核、節獎超罰、動態調整”機制,切實把成本壓力傳遞到班組、落實到個人,有效增強了職工的節約意識與成本意識。綜掘三隊檢修班自主完成EBZ-260綜掘機維修保養,累計節省維修費用160余萬元,讓班組成為礦井提質增效中最前沿、最活躍、最具戰斗力的“效益單元”。(田磊)
編輯:達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