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態
編者按:為充分調動全員學習陜煤集團“四種經營理念”、參與降本增效行動的積極性,根據公司《關于開展“四種經營理念”落地提升專項行動的通知》要求,自5月份開始,公司面向全體干部職工開展降本增效“金點子”征集活動,旨在引導廣大干部職工立足崗位主動學習思考,積極為公司降本增效工作建言獻策。公司網站、微信公眾號現開設專欄,交流分享“四種經營理念”“金點子”案例。
今天推出案例分享第二期,一起來看看優秀的“金點子”吧!
大佛寺礦:泄水巷幫部鋼帶優化

具體內容:大佛寺礦根據巷道圍巖條件變化,結合巷道類型、用途、服務時間等因素,合理設計巷道支護參數,在保障頂幫支護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持續優化巷道支護參數設計,形成適宜具體巷道地質條件的支護參數設計,采取“一面一策、一巷一策、分段支護”的差異化支護理念,40216泄水巷單側幫部支護由2根1.8m的異形鋼帶進行護表,調整為1根1.8m的異形鋼帶和1根1m的異形鋼帶進行護表。
實施效果:40216泄水巷排距為1m,調整支護設計后延米單價降低118.2元/m,40216泄水巷設計1000m,預計節約1000×118.2=11.82萬元。
胡家河礦:移動式起吊裝置

具體內容:胡家河礦利用廢舊鋼材、廢舊倒鏈、液壓千斤頂等物料,經過10余次結構優化和性能測試,打造出輕便靈活、安全可靠的可移動式單體起吊裝置。該裝置集成萬向輪、液壓升降等功能,可在狹小空間內自由移動,精準完成不同角度、高度的起吊任務。
實施效果:經實際應用驗證,單臺設備起吊作業時間由原來的30分鐘縮短至15分鐘,只需2人就可完成起吊和移動,人力投入減少50%,顯著提升了維修效率與安全性。
小莊礦:巧打避峰填谷“組合拳”

具體內容:小莊礦結合生產用電實際,按照“谷期填滿、平期充實、高峰避開”的工作思路,樹立“節約一度電,就是多創一分效”理念,優化主排水系統、洗選時間、供熱系統,積極推廣高效節能的采煤機械和設備,加強運輸路線規劃,在保障安全生產及“不減產”的前提下,提高了安全生產效率,實現“避峰填谷”增效益。此外,開展“人走關燈、起身斷電”專項檢查,推廣使用節能燈具,杜絕“長明燈”“白晝燈”現象,在供水水源、用電設施開關處等醒目位置張貼“節約用水”“隨手關燈”等提示貼,提高全員節約意識。
實施效果:充分利用“避峰填谷”政策,調整主排水系統運行方式及時段,每月可節約電費30.82萬元;調整原煤洗選系統檢修及運行時段,每月可節省電費6.64萬元;調整采煤、主運、提升等系統檢修及運行時段,每月可節省電費5.25萬元;調整供熱方式,每月可節省電費3.49萬元。預計全年節省電費561.27萬元。
文家坡礦:42盤區設計優化

具體內容:該礦將41盤區4108工作面及其以西區域共6個工作面劃入42盤區(并將4108工作面名稱變更為4214工作面),實現42盤區兩翼開采。
實施效果:一是并入42盤區后,南北翼共用盤區大巷,節約4730m延伸巷道掘進費用9460萬元。二是41盤區西部并入42盤區后,可提前封閉41盤區,減少維修費用約2000萬元,同時有效防止松散煤體引起的自然發火風險。
孟村礦:“2+3+N”放煤新工藝加強煤質管控

具體內容:孟村礦積極從采面設計源頭著手,落實“2+3+N”放煤新工藝,同時加強煤質管理,深入一線調研,改造提升洗選工藝,迎合市場需求,增加塊煤產出量,進一步細化商品煤種類。
實施效果:1-5月綜放工作面回收率提升1%,增加產量2.53萬噸,實現增收1,200.34萬元。1-5月增加塊煤2.81萬噸,實現增收369.37萬元。共計實現增收1,569.71萬元。
文家坡發電公司:機組節能降耗運行方式優化

具體內容:在文家坡發電公司1號機組運行過程中,引風機設備能耗問題突出。該公司技術團隊通過系統性排查分析,最終確定除灰大灰斗放灰負壓抽氣閥操作管理缺陷為主要能耗增長點。經試驗驗證,在相同負荷工況下,關閉放灰完成后未及時關閉的負壓抽氣閥,可使兩臺引風機電流同步下降27.6A,證實該閥門異常開啟對引風機運行能耗產生顯著影響。項目組制定實施多維度治理措施:一是優化運行操作流程,建立灰硫放渣作業協同管控機制,明確就地值班人員與主控人員信息交互標準,要求主控人員通過分散控制系統(DCS)強化閥門狀態實時監控;二是開展熱控系統邏輯升級,在放灰濕式攪拌機運行控制回路中新增負壓抽氣閥聯動控制策略,設置攪拌機啟動1分鐘后自動開啟、停運1分鐘后自動關閉的連鎖保護功能。
實施效果:治理措施實施后,2月機組發電2.99億kWh,引風機耗電率由1.8%降至1.7%,累計節約廠用電量29.9萬kWh。按度電成本310.8元/MWh核算,當月實現節能效益9.29萬元,有效提升了機組運行經濟性,為后續同類設備能耗治理提供技術示范。
生產服務中心:廢舊鋼材的再利用

具體內容:一是針對型材和板材下料兩大關鍵環節,充分利用好激光切割智能排版系統,在下料前就將產品各板材和型材提前排好,系統根據零件形狀進行自動“拼圖”,甚至能將不同訂單的零件混合排版,將原材料尺寸利用到極致。二是將積壓已久的一批淘汰的舊型號金屬焊網再利用,重新焊接成皮帶機護網,斑駁的表面噴涂新漆后煥然一新。三是將長短不一的廢料分類標記,制定了型材接料工藝,將短料組拼焊接成長料,并增加筋板,經探傷檢測合格后應用于非承載件制作。其次,利用各類型材料頭制作托盤、料架等工裝,替代外購木制或塑料托盤,用于生產工序之前存儲和轉運。
實施效果:通過利用激光切割機的智能排料系統,按產品形狀設置共邊切割,系統自動計算生成排料結果,鋼板邊緣余料最小僅5mm,每張鋼板可以節省原材料5%-10%,每年可節省原材料約4.8噸;另外,通過短料的型材接料和制作工裝再利用,將各類型材的邊角料“物盡其用”,每年可消耗短料1.5噸。
鐵運分公司:閑置資產配電柜部件再利用

具體內容:鐵運分公司將閑置資產部分配電柜進行二次利用。一是在胡孟站改擴建配電系統建設與分公司大小站雙回路電源改造中,合理利用了閑置的7臺高壓柜和4臺配電柜,降低了建設與改造成本。二是對1臺配電柜內部元件拆解回收核心部件進行二次利用,拆解斷路器、接觸器、繼電器等可用元件,作為備件用于其他設備的維修(適合同品牌/型號設備)以及新工入職模擬場地實訓材料。
實施效果:一是降低了分公司材料配件采購成本,節省成本226.6萬元。二是利用拆解元件,組織實施“實戰化”培訓,讓新入職員工在真實的工作場景中學習、實踐,為分公司人才梯隊建設和未來安全技能培訓注入強勁動能。
編輯:達文娟
往期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