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態
編者按: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是戰略性、方向性、引領性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四種經營理念”作為集團“奮進者”文化體系的核心理念,其提出與踐行,反映了集團20余年來發展實踐的深厚積淀,深化了對經營管理的規律性認識,順應了應對煤炭經濟下行的現實需要。
為推動“四種經營理念”走深走實,貫穿在各單位、各部門、各區隊、各車間、各班組工作開展的全過程、各環節,按照集團有關要求,公司擬在4月至10月,分階段、分主題組織開展“四種經營理念”大討論活動,旨在帶動公司上下堅持問題導向、過程導向、結果導向,務實創新、實干擔當,以思想破冰引領行動突圍、以戰略定力應對市場變量、以行動落實促進提質增效,奮力書寫彬長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即日起,公司網站、微信公眾號開設“‘四種經營理念’大家談”專欄,陸續刊發公司兩級領導班子成員、各部門負責人等干部職工踐行“四種經營理念”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效,充分展現公司各條戰線干部職工立足崗位取得的新成果、新收獲,大力營造“爭做四個示范,創建一流企業”的濃厚氛圍。
以“賺錢”思維破局 重塑供電管理新圖景
電力公司副總經理 鄧智敏
隨著國家“雙碳”戰略持續推進,煤炭行業作為碳排放重點領域,轉型壓力巨大,煤炭市場近期價格波動頻繁,企業降本增效需求迫切,礦區供電管理已成為降本增效的關鍵突破口。傳統的“保供式”管理模式已難以適應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我們必須以“賺錢”思維為導向,將每一筆資金投入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與安全保障。
立足全局謀規劃,讓每一筆投資都“精準落地”。面對新形勢,我們必須以全局視角統籌規劃,確保每一項投資精準高效落地,著力提升資源配置的科學性與經濟性。在項目建設與設備采購過程中,嚴格秉持“安全底線與效益優先”原則,全面提升供電系統的可靠性與經濟性。
變電站建設要實施精準化規劃。針對各礦井、各區域用電負荷特性差異,聯合專業技術團隊運用動態負荷預測模型開展系統分析研判。堅持“因地制宜、量體裁衣”的規劃理念,對用電負荷集中的核心區域,采用雙回路供電設計,配置智能配電設備;對輔助區域則采用模塊化方案,在滿足當前需求的同時科學預留擴容空間,避免過度投資,實現資源合理配置與高效利用。
建立全生命周期設備采購管理體系。打破傳統比價采購模式,構建以設備全生命周期價值為核心的采購評估機制。選型時優先選用智能化程度高、可靠性強的產品,重點考量運行維護、故障預防等綜合性能,顯著提升設備運行穩定性,有效降低長期運維成本,實現從短期成本控制向長期效益優化的轉變。
科技賦能強運維,用新技術實現“降本創收”。要推動供電管理從“人工依賴”向“智能驅動”轉型。一是持續推進智能巡檢體系建設,充分利用無人機巡線技術,通過搭載的激光雷達與圖像識別技術替代人工對復雜地形線路進行巡檢,隱患發現效率大幅提升,人力成本有效降低。二是推廣能源管理“開源節流”,探索在各礦區試點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利用廠房等閑置空間建設光伏電站,采取“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既節省電費,又實現余電創收。三是科學規劃儲能電站布局,構建“源-網-荷-儲”協同互動體系。儲能電站兼具應急自備電源與經濟創收雙重功能:極端天氣或電網故障時快速切換應急模式,保障一類負荷持續供電;平時通過智能能量管理系統實現峰谷電價差套利,實現應急保障與經濟效益“雙受益”。
外拓服務贏市場,開辟創效增收新賽道。聚焦供電系統數據資產價值挖掘,建立“數據+技術+服務”三位一體模式。一是依托承裝(修、試)四級資質,對內優化自主修試流程,通過標準化作業、資源整合與技術革新等方式大幅壓縮運維成本。二是對外拓展電氣修試項目,提供設備健康評估服務,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三是深度分析用電負荷特性與電網損耗分布,提供電力系統規劃咨詢、智能化改造升級等增值服務,將數據資源轉化為高附加值技術服務產品,為礦井量身定制供電能效優化方案,打造持續穩定的盈利新引擎。
用“賺錢”思維去“花錢”,本質上是把每一分錢視為創造價值的種子,通過科學決策、動態管理和創新模式,讓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能。以“賺錢”思維重塑供電管理,既是對企業效益負責,更是對安全生產的擔當。無論項目建設、設備采購、業務拓展還是安全管理,我們都要打破慣性思維,建立“投入-產出-再投入”的良性循環,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以前瞻視角優化資源配置,讓“花錢”的智慧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