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態
井下作業面設備排列整齊,智能監控屏上數據實時跳動,標識牌板規范醒目,反光標線清晰明亮……今年以來,小莊礦以制度為保障、以預防為關鍵,著力推動人員素質提升、現場環境優化和安全管理規范,為礦井安全高效生產筑牢堅實防線。

制度筑基 讓標準成為行動“指南針”
標準化建設的根基在于制度的完善與執行。該礦從頂層設計入手,修訂下發《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考核辦法》,加大示范區與精品工程獎勵范圍和力度,為礦井安全管理確定明晰標尺。匯編2025年《標準化手冊》,制定94項標準,明確各崗位工作內容和操作規范。
總結提煉“平、直、凈、簡”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要求,即設備擺放平整、巷道標線平直、作業環境干凈、流程設計簡潔。為確保標準落地,該礦按照內業資料圖層化管理要求,梳理9個專業內業資料目錄260項,以“掛圖作戰”模式推進全年66項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達標規劃,讓“有章可循”真正轉化為實際行動。

現場精雕 讓標準成為生長“活土壤”
標準化的生命力,在于現場的“落地生根”。該礦聚焦現場抓落實,建成副井罐籠安全文化宣傳區、副井底噴繪安全文化墻、精品防沖管理站、6個采掘工作面職工休息區、二部皮帶機頭變電所、1#避險硐室等示范區,形成標準化示范鏈條。
在40208膠帶順槽精品掘進工作面,錨桿間距誤差嚴格控制在5厘米以內。選煤廠推進多項標準化改造,在111帶式輸送機機尾加裝提升式斗提機實現撒煤自動返料,在棧橋加裝噴霧管路及霧化噴嘴強化降塵效果,在主洗660V配電室內打造“電氣工作室”,對主洗一至七層水泥人行樓道刷漆,并加裝7盞安全出口指示燈,完成300㎡設備打磨除銹刷漆、管路及設備標識噴碼,對一樓制樣室及休息室60㎡墻面刷涂料……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是標準化從“文字”到“生長”的蛻變。

科技賦能 讓標準成為精準“導航儀”
標準化的升級,離不開科技的支撐。該礦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標準化管理精準度和效率,為標準化建設注入“智慧動能”。
規范信息化設備布置,更換中央進風、輔運大巷信息化設備吊掛架,整理回收閑置設備及線纜,使電纜排列整齊有序。增補安裝15臺攝像頭,實現對生產區域的全面監控。完善人員定位系統與電子圍欄運行機制,對危險區域進行有效管控。
通過升級安全生產標準化信息管理平臺,實現設備異常實時預警、整改情況在線追蹤,推動管理效率提升,使標準化管理更精準、更高效,讓標準從“靜態的文字”轉變為“動態的守護”。

文化浸潤 讓標準成為自覺“呼吸感”
最高級的標準化是融入血脈的自覺。該礦推動安全標準與企業文化融合,引導職工從“要我達標”轉向“我要達標”。
常態化開展“手指口述”安全確認,讓職工在“指唱結合”中把每道流程、每項標準都刻進腦海、化作本能。深化崗位練兵,通過模擬實操、技能比武、標準流程競技等形式,以練促熟、以賽提質,讓規范操作從“被動執行”升級為“肌肉記憶”。持續推進親情助安活動,借助家屬安全寄語、親子安全課堂、家庭安全承諾墻等載體,用親情紐帶織密安全防線。堅持“三特”區隊慰問,在重要節點為特殊崗位、特殊時段、特殊任務的區隊送去關懷與囑托,以暖心舉措激發全員守標準、保安全的內生動力,讓規范作業真正成為融入日常的行動自覺。
如今,職工班前會主動研討標準執行細節,檢修工按標準維護設備已成習慣,標準化已內化為全員行動慣性。
“安全生產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持久戰,需憑借堅韌不拔的毅力常抓不懈,用持之以恒的決心筑牢根基,靠鍥而不舍的精神推動前行。”這條路上,該礦正一步一個腳印,朝著既定目標穩穩向前。(計忠榮)
編輯:達文娟


